設多個攤位供民眾互動 風箏節與社區共享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設多個攤位供民眾互動 風箏節與社區共享

    週五上午,在巴西古當風箏山的天氣較炎熱,加上微風,只能讓小型風箏飛上空,叫不少參賽者有些失望。

    報導:曾有為
    攝影:張來星
    (新山24日訊)2017第廿二屆巴西古當世界風箏節,不僅跟世界聯繫,也與社區共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從本月22日至26日,在巴西古當風箏山上舉行的巴西古當世界風箏節,本屆主題為“與社區共享”(Sharing With Community),大會在現場設立多個攤位供民眾互動參與,讓他們了解風箏製作,以及各國風箏的特色,包括“Wau Jala Budi”馬來風箏製作班、風箏繪畫課程等。

    參與馬來風箏製作班的辜嘉雯(17歲,古來優美城特殊技職國中生)今日接受《中國報》訪問指出,她對風箏製作深感興趣,通過這工作坊讓她受益。

    互相施展風箏技術

    辜嘉雯的美術老師莎迪雅認為,風箏製作課程,讓這些特殊學生學習一技之長,製作風箏售賣,跟社區保持聯繫,更能參與之后的世界風箏節比賽。

    另一方面,來自斯里蘭卡Derana電視台的舒內特(Suneth,Derana電視台節目製作人)指出,巴西古當世界風箏節是全球享譽盛名的風箏節活動之一,他和同事首次代表電視台參與比賽。

    “除了白天的風箏比賽,我們也每夜製作節目,以便電視台能在隔日早上7時30分節目,播放此活動盛況。”

    他說,去年我國多位部長前往斯里蘭卡參與當地的風箏節,該電視台今次收到邀約,便毫不猶豫前來參與,希望通過節目聯繫兩國社區。

    今早天氣炎熱微風,只能讓小型風箏飛上空,接近中午12時才刮大風,讓許多參賽者雀躍萬分,互相施展各自的風箏技術。但下午1時許下大雨,讓許多參與者掃興。

    最滿意鸚鵡小風箏

    ★黑哥(50歲,來自中國天津,風箏製作者)

    平時投入很多時間製作風箏,也不斷研究風箏的結構和如何升空,以鸚鵡為設計的小型風箏就是我最滿意的作品之一。“靈活”和“小巧”就是這風箏的兩項特點,小的風箏升空不容易,因為受力面小,只有不斷改良結構才能升空。

    為了容易操控此風箏,我特地選用魚竿代替,比較容易掌控力道。

    這風箏猶如一隻活生生的小鳥在空中,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帶了6款風箏參賽

    ★艾妮娜扎麗(55歲,來自砂拉越,風箏愛好者)

    這次我共帶了6款風箏參賽,作為砂拉越代表,我和丈夫從未缺席,因為有風箏在的地方,我們就在。

    2005年,我就參加巴西古當世界風箏節,對我來說,風箏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形影不離。

    平日我都會帶上一兩個風箏出遊,心型風箏便是一個時常陪伴我的風箏,也與丈夫有不少回憶。

    參加21年如大聚會

    ★恩旦(22歲,來自印尼,風箏製作者)

    參加巴西古當世界風箏節已21年,對我來說每次的風箏節就像個大聚會,藉此可以跟猶如家人的朋友相聚一堂。

    製作風箏已有25年,在印尼耶加達也開設風箏博物館,累計至今共收藏至少500個風箏。

    這次我花費約500美元製作以中華龍為主題的大型風箏,因為華族文化也是馬來西亞的文化之一,以此參賽適合不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