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哂舊義山拓碑記錄 發現1859年墓碑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嗎哂舊義山拓碑記錄 發現1859年墓碑

    嗎哂舊義山一瞥。

    (新山10日訊)在嗎哂舊義山再度發現多座清代墓碑,其中年代最久遠的,可追溯至咸豐八年,即公元1859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南方大學學院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莫家浩與該校中文系學生朱舒欣、余嘉儀、黃惠愍、潘志明、陳慧芳等一行6人,透過嗎哂德教會紫慈閣人員引導,在嗎哂舊義山進行拓碑記錄。

    莫家浩今日指出,其中年代最久遠的墓碑,中榜刻有“清考記生李公墓”,立碑年份為“咸豐八年桐月”,即公元1859年的農曆四月;祖籍則刻上“海洋西坑鄉”,經過考證,所謂海洋應作海陽,為潮安縣古稱,即今天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

    拓錄97座墓碑資料

    據悉,這座咸豐年間古墓是2007年該義山進行拾金作業時所發現,后移至嗎哂華人義山德教會紫慈閣長生館內保存。年代上,該墓碑比新山綿裕亭義山現存最古老的墓碑(1861年)還要早了兩年,在柔南地區實屬罕見,為嗎哂及新山東部地方開發史留下重要史料。

    此外,本次拓碑工作小組一共在嗎哂舊義山拓錄得97座墓碑資料,其中年份可考者共有7座,年份介于同治六年(1867年)至光緒三年(1877年)的清代墓碑,其中有祖籍可考者,有3座屬于潮安,一座屬于饒平,均為潮籍人士。

    嗎哂開埠早於1859年

    根據史料記載,一批李姓華人先民于1862年至1866年間,先后向柔州政府取得嗎哂河流域的港契,開闢港腳,因此過去也有人將嗎哂稱為“李厝港”。

    本次拓碑記錄除了進一步印證上述史實,同時,當地發現咸豐墓碑,也成為嗎哂開埠歷史或早于1859年的佐證。

    據悉,嗎哂德教會紫慈閣亦于2013年收集了該座義山41座墓碑的資料,其中包括9座介于同治十三年(1874)至光緒十六年(1890)的清代墓碑。結合2013年及今年的拓碑資料,16座年代可考的清代墓碑中,其中共有9座屬于李姓人士或家族所有,從側面印證嗎哂曾經是“李厝港”的說法。

    查是否發生日軍大屠殺

    除了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古墓之外,工作小組也在嗎哂舊義山上拓碑一座立于戊辰年(1986年)的“日本蝗軍屠殺殉難者總墳”。

    碑上刻有“一九四二農曆正月十五日”字樣,是否印證距今75年前的農曆元宵節,日軍曾在當地進行過大屠殺,則有待進一步查實。

    此次拓碑工作,讓南方大學學院師生收益匪淺,除了有機會進行拓碑實踐之外,也見證了19世紀嗎哂華人移民社群的歷史足跡。學生也借此認識到文物的妥善記錄與維護對地方史研究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目前在嗎哂舊義山的拓碑工作已告一段落,並由莫家浩代表拓碑工作小組,于日前將完整的拓碑記錄和墓碑檔案照片移交給柔佛嗎哂德教會紫慈閣保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