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榮:歷史建築易毀難建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沈俊榮:歷史建築易毀難建

    峇株巴轄辦事處高級記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巴剎或公市是最貼近各階層民眾的地方,它為平民百姓提供充足的食物及新鮮食材,不僅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縮影,也見證一個地方的發展與變遷。

    筆者日前到霹靂州太平一遊,當地有兩座分別建于1884年及1885年的老巴剎,雖歷經逾130年的風雨飄搖,外觀陳舊不堪,但今天仍繼續豎立在市中心,成為幾代市民成長的共同回憶。

    走進太平老巴剎,發現外面雖然氣溫熾熱,但巴剎內部通風系統良好,不必裝置風扇,卻保持舒適溫度,不會感覺悶熱難耐。可見建築師在早年沒有電流供應的時代,就採用原始的通風與採光功能。

    太平老巴剎樓高兩層的屋頂,保有足夠空間容納上升的熱空氣,兩側的百葉格柵讓地面冷空氣流入,也阻隔外面的輻射光線及熱氣,而設計得宜的百葉格柵,讓光線由外透入,均衡照射在各角落,讓內部不會陰暗。

    如此充滿智慧的人文建築結構,猶如百年活古蹟,無怪乎太平老巴剎雖已人潮減少,多年來一直被令搬遷,但當地人大多希望保留建築物原貌,力阻當局把歷史建築物拆除重建。

    峇株巴轄雖然開埠歷史沒有太平悠久,但也有一座建于1962年的老巴剎,這座老巴剎建築物同樣別具特色,尤其是前側一座鐘樓,更是柴橋頭一帶的重要地標。

    不過,峇株巴轄公市在政府撥款700萬令吉拆除重建后,鐘樓早已“蕩然無存”,目前改為兩層樓結構的新公市,工程拖延多時仍未竣工,日前更引起一些業者投訴攤位面積太小,恐淪為白象計劃。

    峇株巴轄公市失去歷史原貌,新的外觀設計又平平無奇,說明當局在推動發展的同時,對于保留歷史建築物缺乏長遠及妥善規劃,往往傾向于“拆除重建”,而不是以“修舊如新”或“修舊如故”方式保留基本原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