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獨立前白漆書寫釘在牆壁 先賢中文路牌消失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零秘密】獨立前白漆書寫釘在牆壁 先賢中文路牌消失

    【零秘密回顧】華裔先賢街道—第一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兆鎮街、兆楠街、兆焜街和黃亞福街位於市區主要交通川流道,象徵當年黃氏家族深受王室器重。

    (新山訊)消失了的中文路牌!

    華裔有功先賢雖“留名”大街小巷,卻再也見不著中文路牌的豎立,以致時下青年叫不出先賢的名字,更不曉得如今的“康莊大道”,都是靠先賢血汗鋪設出來。

    據了解,國家獨立前,新山部分街道路牌都寫上中文字。

    逾90歲的新山華社元老洪細俤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新山市區獨立前的路牌,多數都是寫上中文,並用白色漆寫在木板上,再釘在有關道路的建築物牆壁10尺高左右。

    “1933年我隨著家人南來新山時,只是幾歲大的小孩,不過黃亞福街、兆楠街、兆鎮街、兆焜街和陳旭年街等都已存在,我還記得路牌是以中文字書寫。”

    他告知,新山中文字的路牌是在我國獨立后,才被地方政府一律修改成現在的馬文來字路牌,昔日釘在牆上的路牌也因此消失,變成屹立在街邊的站立式路牌。

    根據一名新山市政局官員透露,只有早期路名以人物命名,獨立后就沒有再用人物名字命名,因此新山以人物命名的路牌更顯價值。

    洪細俤:獨立前的路牌有中文字。

    港主制度帶動發展

    新山于1855年開埠,港主制度是令新山迅速發展的要訣。

    當年的天猛公依布拉欣落實港主制度,令大批華裔南來開荒闢地,原本草芭四處的新山,短短數十年呈現繁華景象。

    不少華裔先賢開墾創業,對新山有極大貢獻,為紀念他們的汗馬功勞,地方政府便將功臣名字為新山街道命名,即產生華裔先賢的路名。

    新山縣有逾10條道路以有功華裔先賢名字命名,據聞,這些路名是蘇丹建議后,再交由地方政府商議和落實。

    因此《中國報》記者將穿街走巷,回首先賢們的史蹟與功績。

    黃亞福曾是新山著名建築承包商。

    黃亞福與王室密切來往

    新山開埠史上,最著名的港主就是粵籍的黃亞福,還有潮籍陳厝港港主陳開順、陳旭年、林亞相、佘任桂等。

    據了解,當年王室與多名華裔先賢都有密切來往,所以蘇丹為紀念這些有功先賢,也就建議地方政府將路名以先賢之名命名,此舉令華社擁有鐵證,新山開埠旅程,華社領袖居功不少。

    不過隨著市區發展,有的以華裔先賢 命名的道路,走向被撤換名字或縮減距離的命運,華社需幾經抗議爭取,才得以將一些路名保留。

    黃兆鎮是第一位考獲牛津大學法律系學士的馬來亞華人。
    黃兆楠為黃亞福長子。
    黃兆焜為黃亞福次子,生前熱愛教育慈善事業。

    黃氏家族家族地位舉足輕重

    在新山市區內以華裔先賢命名的街道中,要屬主幹道路“黃亞福街”名氣最響亮!

    黃亞福的3名兒子,也各有以他們命名的街道,可見得黃亞福家族在新山開埠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黃氏家族成員命名的新山市區道路分別為黃亞福街、兆楠街、兆鎮街和兆焜街。

    新山文史工作者吳華指出,黃亞福原名為黃福,誕生于1837年,7歲時便從廣東省故鄉南來新加坡當學徒,數年后又回到故鄉,17歲再度返回新加坡。

    “黃亞福當年是通過在新加坡木肆工作認識的胡亞基,認識柔佛天猛公依布拉欣,之后便到新山發展,從最基本的木匠一路成為建築承包商。”

    他指出,黃亞福深受王室器重,在新山承包許多大型工程,在新山擁有‘大建築師’美譽。

    黃亞福共有9名孩子,即5男4女,在黃亞福街有相連的3條橫街,也是個別以首3名兒子名字命令,即兆楠(長子)、兆焜(次子)和兆鎮(三子)。

    陳旭年對新山開埠史有極大貢獻,如今更被新山華社發展成為文化街。

    大港主陳旭年華人文化活動街

    只要談起新山老街,大家第一個想到就是陳旭年文化街,一條每週六晚都會舉辦華人文化活動的街道。

    陳旭年街兩旁街道保存著舊式商業建築,很有復古氣息,新山中華公會也將舊會所打造成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每逢週六晚上都有文娛活動。

    這條街是紀念大港主陳旭年命名,早年街上有許多大布莊,陳旭年又是賣布出生,所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相當巧妙。

    陳旭年原名叫做陳毓宜,生于1827年,從中國南來后,就靠著在新加坡沿街賣布為生,后來結識天猛公阿布峇卡,結拜義兄,他便開始在柔州大展拳腳。

    陳旭年不僅是整個柔佛河左岸的港主,39歲時也已擁有第一至第七條港的主權,也是新山唯一稅收承包商。

    陳旭年也是義興公司的首領和“華僑僑長”,盛傳柔佛古廟當年是由陳旭年所建,卻無憑據可證實。

    陳旭年在新山創業成功后,移居新加坡發展,晚年便返回家鄉中國潮安縣上莆金砂鄉,于1902年逝世。

    吳華:新山歷史遺跡應被妥善管理。

    甲必丹佘泰興新山最後一位甲必丹

    新山佘泰興路位于新山中央醫院前的海邊路路段,它于1970年,因為地方政府為紀念已故副首相敦依斯邁醫生,將之易名敦依斯邁路。

    佘泰興的生平記載並不多,在《新山今與昔》中,僅記錄佘泰興是新山最后一位甲必丹和士姑來港主。

    另外,盛傳敦依斯邁路當年也是由他出資興建,所以最初才會用其名字命名。

    坊間也有傳聞,指佘泰興與新山市區怡泰興巷,有“泰興”二字出現,認為這兩條路皆是紀念佘泰興。

    紀念洪厝港港主的任桂路,位於蘇丹依斯干達大廈後方,新山客家公會會所就在此路上。

    富商佘任桂佘任桂創立振茂公司

    新山傑出富商佘任桂也有一條紀念他的道路在新山市區,該路就是與魯馬固打路相連的任桂路。

    佘任桂擁有的史料記載並不多,《新山今與昔》記載佘任桂于1880年在柔佛是著名富商,他創立的公司為振茂公司,並且在新山擁有多片土地。

    佘任桂原名為宜炎,是廣東省澄海縣月浦村人,是新山開埠功臣之一。

    佘任桂也是一名港主,他是負責洪厝港,而他還曾在清朝買官,封授為奉政大夫。

    佘任桂于50歲逝世,生前在魯馬固打路有片土地,之后便轉售給實業家拿督卓亞文。

    新山曾發生過佘任桂墳墓因擴建道路魯馬固打路被剷平事蹟,所幸后來證實,有關墳墓是佘任桂父親之墓,而佘任桂的墳墓則位于義興路綿裕亭內。

    不少華裔先賢是新山開埠功臣,至今仍可見以先賢名字命名的街道,新山市區也保留許多華裔商號的招牌。

    新山開埠先賢的道路(中巫文對照)

    黃亞福街-JALAN WONG AH FOOK
    兆楠街-JALAN SIU NAM
    兆鎮街-JALAN SIU CHIN
    兆焜街-JALAN SIU KOON
    陳旭年街-JALAN TAN HIOK NEE
    任桂路-JALAN JIM QUEE
    佘泰興路-JALAN TAI HENG(目前已被易名

    ↓↓相關新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