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幾近失傳 婦女傳授紅彩球手藝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民間幾近失傳 婦女傳授紅彩球手藝

    曾雪嬌(左起)與昔加末海南會館婦女團秘書林秀佩,完成3朵“大小花”的紅彩球。

    報導╱拍攝:白寧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昔加末17日訊)一條長布完成紅彩球的手藝,在民間幾近失傳,昔加末海南婦女將掌握逾半世紀的手藝,不吝嗇的傳授出去,以讓此傳統手藝延續下去。

    繡球或紅彩球寓意吉祥好意頭,深受華人喜愛和歡迎,現今多用於喜慶日子如新屋入夥、嫁娶等,尤其華人過年時最喜歡張掛紅彩球。

    做法費時

    紅彩球的做法費時,所以會製作彩球的人不多,尤其柔佛昔加末海南會館婦女團副團長曾雪嬌(67歲)所做的大門紅彩球更少見,即彩球及彩球帶只用一條長紅布完成。

    她告訴《中國報》這副紅彩球的做法,是父親曾毓琳傳授下來,款式僅此一款。

    “我的祖籍是中國海南島,父親在中國是教員,之後隨公公南下馬來亞成為建築商,從我有記憶開始,父親早已熟練製作紅彩球。”

    她透露,當時凡有海南人辦喜事,都會請父親幫忙製作,而她對此也深感興趣,時常在旁觀看,在10多歲時便協助父親穿針製作,直到父親逝世后,她才接手這門手藝。

    曾雪嬌的彩球與其他繡球的做法不同,也需要多一些功夫。

    “一般繡球先用一條布抽花式做成一粒繡球后,再綁在另一條布上;父親堅持只用一條長布,做出1或3朵花(彩球),以及門邊彩球帶,代表著好彩頭不中斷。”

    她說,此彩球的好處是即使彩球被壓扁了,稍微拉開就能恢復立體狀,她以前老屋的紅彩球一用就是20年。

    曾雪嬌指出,她目前未曾見過其他類似的傳統做法,也未曾有人向她學習,擔心傳統手工會失傳,因此該會館婦女團今年1月提議辦教學活動,她很開心教導。

    華人一般在喜慶節日,都會在住家大門張掛紅彩球,增添喜氣。

    代表好彩頭 不能借外人

    老一輩相信,紅彩球代表自己的好彩頭,不能借給外人。

    曾雪嬌透露,父親曾告訴她做紅彩球也有傳統習俗,除了兄弟姐妹以外,不能外借給別人。

    她說,自己的紅彩球借了外人,意味著自己的好彩頭給了別人,所以外人要借時,都會建議他們另做一副。

    “我幫人做紅彩球一向不收錢,但對方必須給紅包,以便在對方拿走紅彩球時,‘鎮壓’住自己的好彩頭,以免被對方拿走。”

    她說,她曾發現父親在製作紅彩球時,除了協助者以外,不會讓太多旁觀者協助或觸碰,因為老一輩相信這樣會粘到不潔淨。

    曾雪嬌說,華人相信掛紅彩球會興旺辟邪,特別在喜事都會張掛。

    若住家門的寬度不大,一般張掛1朵“大花”紅彩球就已足夠。
    普遍市場售賣的是抽花式的繡球,須另外綁在一條紅布后才能掛在門口。

    花瓣雙數 寓意好事成雙

    彩球花瓣的數量多是雙數,寓意好事成雙。

    曾雪嬌說,家門寬度若在4至5尺,一般只做1粒大彩球,而門寬6至12尺,則中間1粒“大花”,左右2粒“小花”。

    “大花直徑約10寸,周邊一般有16至20個花瓣,而小花約5寸,花瓣8至10個,花瓣數量依個人喜好。”

    她說,製作紅彩球需要針線、海綿、紅緞帶、小紅布、黃須及紅布,紅布長度是門寬加門高后,再加“花”所需的長度;“大花”需要4公尺的紅布製作,1粒“小花”則須2公尺。

    曾雪嬌所教的紅彩球做法,一開始的熨燙和對折紅布比較耗時,惟之後的彩球製作,只要熟練,就能得心應手。

    “我現在做1粒‘大花’,只需1小時多就能完成,在有助手幫忙的情況下,製作3朵花只需逾2小時。”


    (本報白寧馨攝)

    製作紅彩球所需的材料,包括針線、海綿、小紅布等。

    ↓↓相關新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