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寧馨:陪伴勝于加油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白寧馨:陪伴勝于加油

    昔加末辦事處記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幾天前,同行前輩向筆者提起社會如何看待憂鬱症的問題,並在一場談論憂鬱症課題的健康講座上得到一些啟發,進一步了解有關病情。

    這也讓筆者想起一部新加坡電視劇,講述一名精神病患者有破壞他人家庭的癖性,受害者母親更以輕蔑的語氣說她是神經病。

    對于有關母親的態度,心理科醫生只是微笑耐心解釋,精神疾病就好像傷風感冒一樣,是人體生病了,同樣需要治療才會痊癒。

    醫生的話令人深思,精神疾病也是人類生病的其中一種現象,為何我們無法像看待其他的疾病一樣,去坦然面對和公開討論?

    除了個人心理因素,現代社會各種生活上問題和壓力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身心長期處在高壓環境狀態里,也是很容易產生精神上的疾病。

    可是很多時候社會對憂鬱症的誤解和不理解,把有需要幫助的人孤立起來,。而有需要幫助的人難以接受而拒絕他人援助,以致最后走上最壞的結果。

    界衛生組織將癌症、愛滋病和憂鬱症為列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3大疾病,代表憂鬱症患者人數一直在增加,是比人們想像中更為普遍的精神疾病。

    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不分年齡,基于老年與青壯年的生活與工作狀態不同,老年患者的症狀常被解釋成老化或身體毛病,以致高齡憂鬱症更難被察覺,所以空巢老人居多的鄉鎮,應該備受關注。

    當憂鬱症患者向親友傾訴時,我們要學習如何去應對,不要抗拒,他們需要的是更多聆聽和陪伴,適時邀請他們出門參與輕鬆活動。

    “加油”、“想開一點”、“別想太多”等無效的安慰,只會讓他們像是背著更重的米袋跑馬拉松。

     

    ⬇⬇ 相關新聞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