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至亲不敌病魔 走不出伤痛 家属自责患忧郁症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零秘密】至亲不敌病魔 走不出伤痛 家属自责患忧郁症

    临终病患与家属都需要有人伸出援手提供关怀护理。

    【零秘密】临终关怀(中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报导:刘美娇

    (麻坡18日讯)无法面对至亲承受癌症折磨与病痛,家属心生内疚、自责与悲伤,久而久之或会陷入忧郁状态,患上忧郁症。

    麻坡癌症互助协会主席刘建利接触无数临终关怀个案中发现,有不少家属在亲友逝去后,患上忧郁症。

    他指出,家属之所以会出现忧郁,主要是他们在至亲离世前,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属心里产生内疚,并一直自责自己对死去的亲人做得不够多,当他们长期陷于这种负面情绪,心里愧疚感就会越来越重,倘若没有妥善处理,就会变得忧郁。

    刘建利:接获许多家属在致亲离世后,陷入忧郁个案。

    易勾起创伤回忆

    刘建利说,家属可能陷入忧郁的另一种情况是,他们在至亲逝世后,会一直回想死去的家人是如何遭病魔拆磨及面对病痛,但当时的自己却彷徨无助,什么都做不到,甚至到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至亲离开。

    他指出,这类家属会不断回想死去的至亲临终前受痛苦的画面,且每当看到别人家庭有人因癌症去世时,就会勾起这些创伤回忆。

    刘建利也是麻坡家连家精神关怀协会主席,他透露,身陷这种情况的人,甚至会怀疑自己得了癌症。

    他提到,本身辅导过许多类似个案,长期身陷这种情况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状况是变得焦虑急躁,身体稍微出现一点状况就自我怀疑得病了。

    刘建利为此强调,临终关怀除了协助舒缓临终病人所面对的身心灵痛苦,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
    在这方面,麻坡癌症互助协会的义工,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刘建利强调,协会义工团的义工,都是自愿奉献精神与时间,诚心服务,他们陪同医生和护士一起做家访和关怀护理,并借出一双耳朵倾听家人诉说,给安慰与力量,还有陪伴。

    病重的至亲将走向死亡,家属的彷徨无助兴悲伤不安,也需要有人来慰籍。

    舒缓临终者痛楚 家属安心

    有义工团诚心给末期癌症家属提供医疗与护理,临终者痛楚舒缓,而家属也比较安心。

    刘建利指出,临终关怀的意义,除了希望减轻临终者的身心灵痛苦,也给家人陪伴与开导,让随时面对失去至亲的他们,不会感到束手无策。

    他说,当义工上门为病患服务,提供他们医疗与护理上的需求,如吊点滴、输送氧气、装喂食管、清洗溃烂的伤口等,病人身体上的痛将得以舒缓。

    专业医生与护士给临终者提供服务时,也指导家属如何妥善处理伤口及照顾病人。

    这项伟大的服务,实也给家属带来帮助,当他们看见有专人为至亲提供专业服务时,心里自然感到安稳一些,也不会因只能眼睁睁看着至亲离开,而产生自我谴责及内疚感。

    刘医生说,专业医生与护士义工上门服务,这无形中给了家人很大的鼓励,而陪同上门的义工在旁与家属聊着聊着,并适当引导他们正面去面对。

    他同时鼓励家属使用宗教信仰,以平复临终者的心灵,也减除家属的心中的不安。

    刘建利(右)与马丽安(左)义务为有需要的临终癌症病患提供各方面医药护理,希望减轻后者的痛苦。

    帮助别人 自我疗伤

    “我们在帮助别人同时,其实是在疗好自我心里的伤痛。”

    刘建利的母亲与家翁先后因癌病世,他经历过照顾卧病在床的至亲之过程,且深深感受到至亲(癌友)在临终前,出现肚子肿胀及吃不下等状况。

    他说,他们那种身心病楚,家属是可深切感受到的。

    尽管如此,他强调,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作为专业的医生,每次上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时,都会以专业态度应对,而至亲因癌离去是事实,他与家人勇敢面对,并把一股很负面的能量转换成正面。

    正因如此,他想为未期癌症病患做一些该做的事,而成立麻坡癌症互助协会。

    刘建利最印象深刻的是,于7年前协助《中国报》慈爱人间所赞助的一名癌童郭梓毅到中国治病,他说,当年也携带年幼的儿子一起陪同,非常感恩儿子从中学习许多,且在这过程中,自我心里的伤痛也得到了疗治。

    刘建利(后右2)于2012年尾与家人陪同,获本报慈爱人间赞助医药费的病童郭梓毅(已离逝)到中国医治,给病患家属强大力量。
    麻坡癌症互助协会经常拜访癌症病房,给医务人员及病友鼓励打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争取时间陪伴

    刘建利呼吁民众在面对家里有人即将死亡的情况时,不要惊慌,并争取时间陪伴亲人。

    他建议多多吸引临终课题的知识,如通过书本或谘询专业人士意见,了解如何帮助病人走完最后一程路,同时做好至亲将死亡的心理准备。

    他欢迎民众向该协会了解和学习在家照顾临终病患的基本护理知识 。

    刘医生也劝请家人尽量抽出时间陪伴临终亲人,珍惜每一刻相处时光,不要等到病人逝世后才来紧张和遗憾。

    他说,一般临终病人都恐惧死在医院,他们都希望在所剩的时间留在家里,及在有家人陪在身边的情况下,咽下最后一口气,安详离开。

    郑秋仪:用一颗爱心去帮助有需要的病人。

    当义工 变勇敢有自信

    从逃避到勇敢面对,参与义工团的服务与经累,让郑秋仪接受并懂得生老病死只是寻常事。

    34岁的郑秋仪(船务部执行员)于5年前加入麻坡癌症互助协会,她告诉《中国报》,当义工之前和之后的自己,最大的改变或成长,即是变得勇敢和自信。

    她说,以往最害怕去医院,对生老病死有种恐惧感,总是逃避。

    家属或因束手无策应对家里有临终病人,而陷入自责内疚,甚至忧郁状况,因此需要社会的关怀与陪伴。(档案照)

    在刘建利医生与义工团友的鼓励与扶持下,郑秋仪在义工团学习很多,她秉持一颗爱心与热忱去帮助癌友及家属,从服务别人的过程中,成长了自己。

    郑秋仪也说,其实义工的工作不难不复杂,很多时候仅须陪伴和倾听。

    她经常陪同病友一同去复诊,不但对医院的环境非常熟悉,且增加了医药常识。

    每当连同医生或护士上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时,她则很多时候是在在一旁陪着家属,与他们聊天,倾听他们说话,也适当给鼓励及安慰。

    她说,尽管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多次与刘医生上门给临终者提供护理与关怀时,学习和掌握许多基本辅导的技巧,包括在什么时候,讲什么话,及在什么时候引导对方(家属或病人)讲出心中话,让他们心里得到一些慰藉,不再那么痛苦。

    郑秋仪试过以义工身分,给得了晚期癌症的至亲提供临终关怀,她说,面对致亲将离去,心里更加难过,但她须更勇敢去应对,给亲人家属安慰。

    马丽安退休后,继续为病友服务。

    各族病友都想在家离世

    退休护士马丽安(62岁)指出,不管任何种族,临终者都希望能够在家里安详离世。

    她说,在医院服务的时期,累积丰富的医疗与护理知识,能在退休后继续服务病友,是一项荣幸。

    她认为,由于医院截至目前尚未提供上门为临终病友的服务,一般临终者从医院被送回家后,院方会与麻坡癌症互助协会联络,且获得家属要求与同意下,给临终者和家属必要的协助。

    马丽安会根据病人的状况,定期上门提供各方面医疗护理,如血压检查、吊点滴、装喂食管或尿袋、护理伤口等。

    她也传授家属基本的护理知识,同时教导家属如何准备液体食物,以及在照顾临终者时须注意的事项,包括留意病人给的“讯号”,如缺氧气、发烧、昏迷及呼吸急促等,该如何冷静应对。

    马丽安提到,曾服务过一名晚期癌友,由于癌细胞已扩散至脊椎骨,她只能倒卧在床,而她定期上门给她点滴及安装与更换喂食管与尿袋。

    她说,该49岁的女病患,非常坚强,撑过8个月时间,也算是癌症互助协会众多临终关怀个案中,服务最长时间的对象。

    她指出,两人(她与女病患)经常见面的关系,彼此总是互相鼓励,当后者离世时,她有种亲人离去的不舍。

    ↓↓相关新闻↓↓

    ↓↓最近新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