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絨比艾補選◢ 鄉民不再開玩笑 拉大課題也發酵 氣走一半華人票
(振林山17日訊)希盟流失近一半華人票!
行動黨柔州聯委會秘書陳泓賓指出,希盟在華人大票倉投票站皆吃敗仗,主要歸咎地方鄉親的情緒票,以及希盟政策宣傳不到位。
陳泓賓說,尤其是拉曼大學學院課題,希盟政府無法及時向選民解釋,讓這課題發酵,導致情況無法收拾。
他今日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坦言,這次的丹絨比艾國席補選成績,希盟確實流失許多華人票,若與第14屆大選的成績相較,票數不見了約40%至50%。

部分支持希盟者沒投票
他說,在509大選中,希盟在該區獲得70至80%的華人票,若是現在大選,以目前丹絨比艾國席補選的成績,希盟連北干那那州議席也保不住。
此外,他說,一些支持希盟的華裔選民沒回來投票,抑或是沒有出來投票,從而也是導致希盟的華裔選票減少。
“目前我們還無法估計這群人到底佔了多少巴仙。”
但他坦言,希盟的競選團隊成員有逐個致電給這些選民,但得到的他們回復是,因為補選不會改變我國政治局勢,所以坦白告知不會回來投票。
“我們聯絡上的這一群人,約有好幾百人。”
投票遊子不踴躍
另一方面,馬華組織秘書兼馬青柔州團長林添順受訪時說,北干那那有逾1萬3000多名華裔選民,比例佔70%至80%,馬華在27個華裔投票站取得約60%的華裔支持,相較509大選,馬華只獲31%華裔支持。
“509大選,在這些投票站,馬華是輸到看不到路,現在是贏得漂亮!”
他指出,在龜咯有2個華人大票倉,即小柏馬斯(permas kecil)及龜咯山頂(bandar permas)共有3000多張華人票,馬華都全橫掃這些票數。
他說,此次回來投票的遊子票不算踴躍,只有約60%。
國陣完勝27個投票站
國陣在丹絨比艾國席補選的27個投票站,不管是在混合票倉、巫裔大票倉、抑或是8個華裔大票倉,國陣都取得完勝,取得超越希盟的票數。
這8個華裔大票倉,分別是崩山、甘榜杜古、小山頂(Permas Kecil)、北干那那東區、中區、南區、西區,這8個投票站華裔選票都有上1000人。
其中又以甘榜杜古、東區、中區和南區為最多,華裔選票都是逾2000人,黃日升在擁有9個投票室的甘榜杜古,就獲1617張選票,相較希盟只取得1073張票數。
↓↓相關新聞↓↓
↓↓最近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