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人头条】死者輓歌演变而来 輓联工艺渐失传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柔佛人头条】死者輓歌演变而来 輓联工艺渐失传

    ◤零秘密◢缝製輓联──渐渐失传的技艺(上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报导/摄影:刘福来

    市面上輓联的製作配件生产越来越少,货源越来越难找。

    (麻坡9日讯)缝製輓联的工艺在麻坡渐渐失传,如今仅存一家製作社,从辉煌走入夕阳。

    輓联是由古时哀悼死者的丧歌即輓歌演变而来,早期华人社会在亲友逝世后,用文字在绢布或绵被上寄语,作为悼念死者的一种文体,也是汉民族民间丧葬风俗。

    随着社会的变迁、工业化大量生产,以及老师傅逐渐老去和后继无人等因素,为人缝製輓联的工艺,从早期50、60年代的兴盛时期,逐渐被印刷品、花圈和报章輓词所取代。

    业者把题好的字样,附在纸皮、皮革或海绵上,把字体各别裁剪出来。

    如今在麻坡从事类似工作的行家,仅剩下步青工业社,这个唯一硕果仅存的製作社。

    社内3名师傅何惠濡(67岁,三姐)、何建辉(66岁,已故大弟)、何建峰(63岁,三弟),以及后来另外在哈欣路开设奥斯卡广告牌业的何建淼(59岁,幼弟),4人皆为姐弟关係。

    姐弟4人早期是已故父亲何步青的好帮手,并在耳濡目染下,继承衣钵,也这个行业目前仅存不多衣钵传人,默默在延续着这项中华传统手艺。

    何惠濡(右起)、何建辉(已故)、何建峰(已故)继承父亲传下的輓联製作衣钵,守护着步青工业社的家族事业,默默延续着中华传统手艺。
    早年结婚嫁娶家家户户都会製作来祝福新人,或在婚宴上送礼的喜账,现今也不多见。

    何惠濡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輓联是办理丧事或祭祀先人时所要用到的一种形式,主要的作用是哀悼逝去之人,表达对逝去之人的一种敬意与怀念,反映逝者的生平、美德和生前的人际关係,以及逝者对后人的影响等,也是对活着的人慰勉。

    “它一般是社团组织、宗乡亲会馆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才使用,而每幅輓联都可耐上逾十年,所以市场有限,加上现代人丧葬风俗习惯都已简化,輓联的代表性也日渐式微。”

    生产日益少 配件难找

    市面上輓联的製作配件生产越来越少,货源越来越难找。

    何惠濡说,由于现在懂得裁缝的人少了,少人使用关係,生产也少了,配件供应也相对变少。

    “製作輓联使用的肩带、色用胚布、菱角网纱、尼龙丝内裡、日本丝里、衬布、Q棉、棉花、灯笼鬚、花蓝飘带及花边带等,不是涨价就是缺货,所以,很多配件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被迫必须改用其他替代品。”

    輓联、輓幛、輓幅多在治丧和灵堂使用。

    她说,輓联製作包括製做字模、剪裁、车花边、选择配件、选购被单或娟布等过程须要一个月左右,工程表面看起来简单,但小小细节繁多。

    她说,一个輓联通常可以使用超过十年不坏。

    业者也缝製神庙令旗、祭旗、乩童神袍。

    不同本地风俗习惯 外来品不一定适用

    中国厂商已生产许多类似輓联产品,但本地製作輓联的师傅认为,外来品不一定适用于本地。

    何惠濡指出,近年来,中国厂商生产的类似輓联产品极多,包括最新的电子輓联。

    她坦言,这会对本地輓联製作造成一定影响。

    唯她坚信,輓联具有地缘性的敏感,外来品不一定适用于本地的风俗习惯。

    輓联製作必须懂得缝纫和针线技巧,以便作出不同图样的花边和绣图及配件的缝製。

    工资不稳 年轻人也不爱学

    工资不稳定,年轻人不爱学,手艺恐断层。

    何惠濡透露,步青工业社是由父亲何步青一手创立,并以父亲名字为商号。

    她说,父亲在13岁那年就从中国广东客家大埔莒村家乡南来我国生活,并从事过中药、裁缝、洋货行业,由知书识字又能写得一手好书法,而从帮忙丧葬业者的书写工作,慢慢转向輓联的製作。

    古时盖在棺木上的寿被,这个年代几乎已经很少见。

    她说,早期华社传统丧葬风俗文化强烈,对礼悼的观念比较重视,所以那个年代輓联製作很受欢迎,随着风俗和文化的改变,輓联需求也变少。

    “尤其缝製寿裱、喜账及古时盖在棺木上的寿被的订单,在这个年代几乎完全没有,勉强还可以作到缝製神庙令旗、祭旗、乩童神袍,但生意也不是时常有。”

    她坦言,如今这一行工资不是很稳定,年轻人对缝纫也不感兴趣,甚至不懂得操作针车,她也不鼓励下一代继承事业。

    輓联缝製过程细节繁多,业者必须小心翼翼作好每一个环节,一点都不马虎。

    製作者须懂用语和繁体字

    輓联製作必须持有一定中文水平。

    何惠濡说,輓联也称輓书,製作须要应用到字体,一般会在宣纸或白布写上哀弔亡者的联语或联句,所以必须懂得书艺和輓联的用语。

    她说,由于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学简体,很多都看不懂繁体,因此遗憾失去繁体字的审美观。

    她指出,现在用惯了简体字的年轻顾客,对繁体字好像都似懂非懂,有时候甚至会质疑輓联上的文字写错。

    ↓↓最近新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