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秘密◢无年轻人接班 10人料成“末代”船头估俚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零秘密◢无年轻人接班 10人料成“末代”船头估俚

    零秘密(完结篇):
    消失中的夕阳行业:船头估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船头估俚“快手快脚”,可在2小时内搬完整罗厘的面粉。 (档案照)

    报导:沈俊荣

    (峇株巴辖13日讯)峇株巴辖在巅峰时期曾有逾50名船头估俚,目前仅剩10名年龄介于56岁至68岁的船头估俚,基于近年来已无年轻人“接班”,这批估俚预计将成为“末代”估俚。

    这十名“末代”船头估俚,只有郑水吉(62岁)是永春人,其他9人是晋江人,而且分别是周姓、蔡姓及卢姓各3人。

    峇株巴辖最后10名“末代”船头估俚,前左起为周金良、卢成发、蔡良兴、蔡谋坤、卢天福,站者左起为蔡良灿、郑水吉、周国生、卢天德及周金朝。 (档案照)

    9名晋江籍船头估俚,包括周国生(62岁)、周金良(61岁)、周金朝(59岁)、蔡良兴(60岁)、蔡良灿(59岁)、蔡谋坤(56岁)、卢成发(68岁)、卢天福(64岁)及卢天德(63岁)。

    船头估俚成立的“泉协兴起落货工友公会”,在1970年3月12日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会所最早设于海墘街关税局码头附近的3楼建筑物,尔后迁移至依布拉欣路。

    1992年,船头估俚转而在峇市沙曼拉路现址,合租单层老店屋作为“估俚间”至今,并秉持一贯的团结精神,共同分担会所的水电费。

    “泉协兴起落货工友公会”前总务周国生说,船头估俚从2009年起就不再推选“工头”,但大家仍然风雨不改,每天一早到估俚间报到,若接到工作,就一起出发去搬货。

    船头估俚自1992年起,在峇市沙曼拉路合租单层老店屋,作为“估俚间”至今。

    他说,我国自去年3月18日因疫情实施行动管制令,船头估俚工作一度受影响,但在经济领域短暂允许运作的期间,船头估俚多少还有收入来源,但原本13名船头估俚,在疫情期间有3人退休,仅剩10人在职。

    他指出,由于码头搬运工作被吊秤车取代,船头估俚从1996年起,就不再到码头报到,因此名义上虽是“船头”估俚,实际上已不再为码头服务。

    社团注册局1970年3月12日颁给“泉协兴起落货工友公会”的社团注册准证,仍保存在“估俚间”。

    目前多是搬运纱布

    船头估俚目前80%搬运工作是为纺织厂搬运纱布,之前也曾搬运洋灰及建材到建筑工地。

    周国生说,1箱纱布的重量约50公斤,每次来货约有400至500箱,船头估俚分工合作,可在1至2小时完成搬运工作,若交给外劳搬运,恐怕需要1天才搬得完。

    船头估俚“快手快脚”,可在2小时内搬完整罗厘的面粉。 (档案照)

    他说,洋灰每包也重达50公斤,每次来货600至800包,但船头估俚自2018年至今,已3年未到建筑工地。

    “我们也试过在海口路搬运4000箱快熟面到货仓,同样只用了1至2小时。搬运整罗厘的面粉,每包25公斤,一样可在2小时内完成。”

    他说,最重的货物其实是金纸,以前每捆重达150公斤,后来要求厂家减轻重量,才减为每捆100公斤,通常一次来货几十捆,船头估俚“快手快脚”,很快就完成搬运工作。

    蔡谋坤(左)及卢天德展示船头估俚以前用的搬运工具。 (档案照)

    “我们搬运的货物包罗万象,以前搬过食盐、大葱、蒜头、椰干、咖啡豆,也搬过每包七八十公斤的饲料、水果、农药、年柑、布料,甚至替炸石厂搬过炸药。”

    2000年开放各籍贯加入

    原本清一色是晋江人的船头估俚,2000年起开放让其他籍贯加入,所以后来才出现两名永春籍的船头估俚。

    仍在职的船头估俚卢天德说,两名永春籍船头估俚,其中一人已逝世,仅剩工作17年的郑水吉仍在职。

    “泉协兴”的金字招牌立于庚午年(1930年),历史悠久。

    “前后估计有10名各籍贯人士前来试工,但很多都不适应,也有人怕脏,或因为其他因素,在工作1至3个月后就辞职。”

    他坦言,有些人看不起船头估俚,认为这是低层次的工作,实际上船头估俚一直默默为工商业发展做出贡献,用劳力换取酬劳。

    刻于庚午年(1930年)及壬申年(1932年)的对联,仍保存在供奉五王爷的神台旁。

    “最早实施行动管制令时,工商业活动停摆,船头估俚没工作做,几乎度日如年。我们都已习惯流汗,没劳动反而觉得不舒服。”

    供奉“五王爷” 早期有扶鸾

    “五王爷”是船头估俚的守护神,目前仍在职的船头估俚,依然保留着先辈留下来的五王爷金身、神龛、扶鸾用的鸾笔、神台及牌匾等。

    根据牌匾上记录的年份,即“民国十九年”及庚午年,船头估俚早在1930年就开始供奉五王爷,距今已有91年历史。

    船头估俚迄今仍供奉“五王爷”金身,早期扶鸾用的“龙头乩”也还在。

    60年代的船头估俚,懂得以扶鸾方式扶请五王爷降临,为船头估俚排疑解难,但后期仅供奉及点香,不再扶鸾迎请五王爷“办事”。

    供奉五王爷的神龛两旁,目前仍保存两副对联,其中一副对联刻于壬申年(1932年),上题“伍府神灵虔祈必应”,下题“王爷显镇降福无疆”,显见有求必应的五王爷是船头估俚的信仰依归。

    历史悠久的“五位王府”牌匾,仍保存在估俚间。

    目前在职的船头估俚,依旧维持早上8时前到估俚间报到的“传统”,只是大家都已是中年人,体力大不如前,因此工作量没比以前多及繁重,多数只做“半天”就回家。

    ↓↓相关新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