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专題

零秘密

陳厝港

百年老港

文 文 文

【零秘密】苦“港”孤雛:年輕人往外發展 繁華不再 7戶保住老港“血脈”

陳厝港逐漸沒落,被週圍高樓大廈和馬來甘榜包圍,如今僅剩7戶人家。

(第二篇)苦“港”孤雛

報導:蘇蓮珍

(新山16日訊)7戶華裔住家盤根,保住的“血脈”!

開埠得比新山市區還早,至今估計173年歷史,追溯百年前的港口風光,潮州人和海南人都在這落戶,繁華鬧市還設有賭館、妓院、鴉片館。

誰想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竟落得僅剩7戶華裔人家,即2家潮州人、5家海南人。

海南籍貫張延益(72歲,退休人士)在出世,據他從老祖宗口述,到他親身伴著長大,這裡的街景幾乎沒有變過,還保留著老式的屋子。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感嘆,自他懂事以來,早期居民還有數百人,到了1960多年后,年輕人漸漸往外發展,有去沒回,剩下老一輩留下來,也變得冷清。

他形容,街道設計,就是呈簡單的L字型,居民還有上百人的時候,就似72家房客,四五戶人家住在同一屋簷下,居民多從事割樹膠或棕油籽。

“這里本來沒有工廠,后來週邊工廠才建起來,外地勞工等便住了進來,華人就剩7家。”

陳厝港早期虎患嚴重,居民便在河畔設亭安神祭拜,因此便有了天尊宮。

潮州人先來

張延益也說,由于是潮籍人士陳開順開闢,因此最早是潮州人先來,海南人后來才來。

“慢慢地潮州人移居到新山市區發展,開設雜貨店,剩下海南人留在這裡替鬼佬(洋人)打工,管樹膠和做“Cook kee”(即在賭場作煮廚或廚房工作),因此之后海南人較多從事咖啡店。

據張延益了解,戰前的,人口達上千人,只是日軍時代被殺的殺,逃的逃到豐盛港去,去了沒有再回來,並直接在當地生根。

他說,在豐盛港的漁民,不少是過去的。

張延益:這裡的街景幾乎沒有變過。
吳世松可說是陳厝港最后一代“小孩子”。

神廟成精神支柱

的神廟,成為精神支柱!

吳世松(39歲)可說是最后一代“小孩子”,小時候對的印象,就是“古老的地方”,

他感嘆:“如今搬的搬、死的死,若沒有神廟,這裡早沒落,神廟成了這裡的支柱。”

詢及逢年過節時,前往神廟膜拜的香火多嗎?他說,過年人潮不多,但玄天上帝神誕(農曆三月)時就熱鬧。

他坦言,新一批年輕人多搬去附近的花園區,如福林園、班蘭、南光園,包括他也遷到附近的實達英達花園。

他說,的街景象多年來都沒有太大改變,只是倒了一些老屋,沒有新建屋子,老屋與陳旭年街建築款式相近。

吳世松坦言,目前內,沒有特別的道也美食,最近的也只有隔壁花園的班蘭羊肉。

他形容,如今的漸漸變成馬來區,沒有很大的發展。

陳耀寬指出,從靈山宮保存的古物推算,其歷史比柔佛古廟很久,其身邊的雲板背后歷史,也有待查證。

範圍不大 坐擁三廟宇

範圍不大,卻坐擁三大廟宇!

靈山宮管委會主席拿督陳耀寬指出,是新山開埠的源頭,可說先有,才有新山。

“靈山宮創辦先賢早期飄洋過海,需精神大力支持,民俗宗教的力量提供先賢很大支柱,所以帶一些香火過來。”

他指出,最早有的是靈山宮,之后有天后宮,至于靠近河口的天尊宮,供奉感天大帝。

他說,從靈山宮神玄天上帝(元天上帝)推斷,這尊神明在潮汕香火鼎盛,相信是潮州人在立廟,后來才有天后宮,則意味著海南人隨后也來到

至于設在河口的天尊宮,因開埠早期地不佬河常有鱷魚出沒,居民在河畔建一座亭子安置神壇祭拜,便是天尊宮的雛形。

 

陳厝港在居民外移,加上與其他地區的玄天上帝廟神誕撞期,靈山宮的玄天上帝(元天上帝)神誕便落在農曆三月十一、十二、十三。

靈山宮 較遲慶神誕

靈山宮的玄天大帝為何比其他廟宇的玄天上帝(元天上帝),較遲慶神誕?

陳耀寬說,每年農曆三月神誕,該委管委會都會筵開多席的平安宴,免費招待老街坊。

他說,三月初三是玄天上帝申神誕正日,30年前,該廟同樣在農曆三月初三辦神誕。

但他解釋,由于每逢農曆三月邀請戲班唱戲很搶手,加上在很多居民外移后,因與其他地區的玄天上帝廟神誕撞期,老理事請示神明后,便改到農曆三月十一、十二、十三做大戲和設平安宴。

他說,平安宴以不收費方式宴請善男信女,有助凝聚老鄉情的聚會。

歷史久遠 可申請世遺

靈山宮比柔佛古廟更“歷史久遠”,或也可申請成為世界遺產!

詢及是否可以如陳旭年街般,發展成為文化街或歷史老街,陳耀寬指出,雖的歷史價值很強,但目前內僅有村委團體,沒有大型組織可推動。

“我正式接手(靈山宮)在前年,只有盡量把歷史文化介紹出去。”

他坦言,早些時候,馬華地不佬區國會議員邱思祥曾鼓勵靈山宮申請作世界遺產,因廟宇內有一些清朝古文物,如橫樑有注明年份,主神像的金身至今沒有更換過。

他相信,靈山宮的玄天上帝金神,有逾百年歷史,具有歷史考研價值。

他也說,靈山宮裡保存一個破損的雲板,雲板只是佛寺,為何會出現在靈山宮,也有待解謎。

玄天上帝文造型金身 罕見

文造型的玄天上帝金身,多出現在百年老廟!

陳耀寬本身是佛具業者,對于神像金身頗有研究。

他說,據本身有考察,今海內外看見大多數神廟供奉的玄天上帝,都是武的造型,即玄天上帝造型是一隻手打道結,一隻手拿七星寶劍,腳踏陰陽龜蛇。

但他指出,在看過在北馬、香港長州和印尼等地百年以上的玄天上帝廟,其玄天上帝則是文造型,與靈山宮的相似,即沒有持劍和其他物品。

他說,如今這樣的設計已經很少有,可判斷靈山宮的確有百年歷史。

他說,神像造型設計與朝代、神職有關係,並隨時代進而變化,最早期神像多不華麗,也較樸素。

他舉例,天尊宮感天大帝或早期洪仙大帝造型都腳踩老虎,因早年荒山野嶺,這些神明有鎮壓惡獸、邪靈力量,便有此設計。

感天大帝像 獨一無二

感天大帝站著腳踩虎背,新山獨一無二。

天尊宮是老廟之一,廟內供奉感天大帝,相傳開港初期,虎患嚴重,居民便在河畔設亭安神祭拜,也就開始有了天尊宮。

一般感天大帝都是坐著,腳踩躺臥的虎背,唯天尊宮的感天大帝神像卻是站立左腳踩在虎背上,威風凜凜。

天尊宮原本有一尊約160年歷史的感天大帝巨型泥雕神像,后來,神廟管委會為方便每年遊神,請感天大帝出遊,于1940年代,木雕另一座小型感天大帝神像,高12寸。

可是小尊的感天大帝神像卻于2009年7月13日,連同廟裡供奉的如意伯公和齊天大聖3尊主神一起失竊,神像失竊可謂破了百年先例,叫當地善信驚訝。

同時,天尊宮每年都有兩大盛事,一是農曆三月遊神,二是農曆十一月初九,在在河口舉辦盛大“謝港”祭拜儀式。

陳厝港神廟,成為居民的精神支柱,連橋底也可見供奉神明。

居民重視神明 神像多

地小,但神廟和神龕卻不少。

除了靈山宮、天尊宮和天后宮,根據吳華編著的《方誌》,也提到位于榕樹下的拿督公。

拿督公建于何時不詳,但在2001年時,由時任的古城管委會主席洪德榮重新建廟,因為位于地不河佬河畔的拿督公廟被大榕樹幹壓倒,以致傾斜。

同時,當從拿督公廟沿著河畔步行至天尊宮,橋底下可見觀音等神像,可見人民對于神明,是相當重視的。

坐落在大榕樹下的拿督公,于2001年獲重建。

參考資料《方誌──吳華主編》
●靈山宮
創建年份:傳說建于1844年
創作人:相傳港主陳開順建立
主神:玄天上帝
歷史文物:
1)“玄天上帝”牌(最早遺物,1844年遺留下來)
2)古罄(最早遺物,1844年遺留下來)
3)一把寶劍
4)匾額《帝德扶持》(1874年重修時留下的文物)
5)一支橫樑,寫著“中華民國壬子年壬子月,庚申日已卯(即 1912年),弟子林汝藝同合港眾商修殼旦。

●天尊宮
創建年份:據說建于1840年代,但未有文物佐證
創建人:未詳
主神:感天大帝

●天后宮
倡建年份:據說瓊州會館建立于1880年,館內設有天后宮,直到1978年另建天后宮于會館后座。
創建人:未詳
主神:天后聖母

⬇相關新聞⬇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零秘密

陳厝港

百年老港

相关文章

柔佛人头条|新加坡艺人反其道而行 梁荣耀 新山 “成家立业”

柔佛人头条|工业废物处理不当 化学污染 没完没了

柔佛人头条|早年美景被填平 峇市钟楼一带 曾是湖

柔佛人头条|英殖民时代产物 早期供官员下榻 峇株休憩客栈 百年历史

柔佛人头条 | 好生态适合栖息 乘船 寻访 绿光精灵

柔佛人头条|负荷不了交通人流量 长堤迫切扩建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