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1000 5000大鈔嗎? 凍結使用變古董 . 市值漲數倍



報導:王金傅
(昔加末30日訊)馬來西亞1000和500令吉大鈔你拿過嗎?看過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大馬90年代流通於世面的大鈔,於1998年因政治動態被國家貨幣管制法令所凍結,國人不得使用,而貨幣局展開回收外,這些大鈔也被民眾珍藏,成為今時今日的古董幣了。
30年後的今天,2張1000和500令吉面額大鈔,其票面價值已上漲多倍,在錢幣收藏刊物中曾記載,1987年間生產的1000令吉馬幣,市值可達3000至6000令吉,同年的500令吉馬幣,市價是5000至8000令吉,實體估值視乎年份、簽署者身分及保存鈔體的優劣而定。
收藏多種古鈔古幣的彭水醒(79歲)告知《中國報》,當年手頭上有1萬令吉,可以10張1000令吉輕易塞在皮夾裡,到處走動都方便,而今要將5000令吉鈔票藏在皮包可不易了。
他說,1000及500面額鈔被凍結使用,是在1997年大馬發生經濟危機時,受到美元嚴重利率的威脅,而新加坡銀行也提供高達20%利息,進行吸納馬幣策略,令許多大馬人為了高利,將大額鈔存入該銀行。
攜逾萬離境需填表
彭水醒指出,在1998年,國家為預防馬幣流失,採取貨幣控制條例,宣布禁止1000及500面額大鈔的使用,也諭令凡攜帶逾1萬令吉離境者,需填寫申請攜巨款表格。
他透露,自己除收藏了藏有我國多種大面額古董鈔,也有500及100令吉連號鈔,而且一些錯體鈔與錯號鈔更有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