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峇株巴轄11日訊)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魏家祥說,台灣大專不僅是獨中生的“出路”,目前也成為國中畢業生出國深造的一條“新路”,目前赴台升學的國中生節節上升。
他說,今年在台灣留學的大馬生多達1萬6051名,台灣已成為大馬留學生人數第二多的地區,僅次于澳洲(2萬3000人)。
“柔州有175所國中開辦華文班,全國則有約1000所,而台灣學費只是歐美國家學費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相對低廉。”

魏家祥昨日在永平台灣城,為馬來西亞留台聯總主辦、永平留台同學會承辦的“台灣高等教育展”開幕時,這麼說。
他強調,技職教育是台灣教育一大特色,而台灣的“3+4僑生技職專班”讓學生在高中3年畢業后,直接升讀科技大學,前途更有保障。
他說,日前公佈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亞太區大學排行榜”,大馬只有7所大學入榜,台灣卻有26所大學名列百大,而台大更名列第33名,證明台灣大專實力。
另外,魏家祥說,今年首4個月,到大馬觀光的台灣遊客多達9萬663人次,與去年同期增加1萬8000多人次或25.54%。
“去年到台灣旅遊的大馬遊客超過47萬人次,而前來我國的台灣遊客則超過30萬人次,人數節節上升。”
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章計平說,今年是台灣“新南向政策”行動年,而台灣高教展是具體落實上述政策的活動,這次在永平舉行的高教展,預料吸引逾6000人參與。
台灣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主席蘇玉龍說,大馬華裔子弟到台灣大專深造,不但能豐富台灣大專校園文化,也能提升當地學生的國際觀。

辜健智:每年輪流各地辦教育展
柔州留台聯合會(柔聯)會長辜健智說,該會計劃從明年起,每年輪流在柔州各地舉辦台灣高等教育展,招收更多中學生赴台升學。
他說,柔州共有9所獨中、數百所國中或國民型中學,該會每年保送赴台人數有千多兩千人,可惜台灣高等教育展每兩年才輪到柔聯舉辦一次,屬下5個友會每10年才有機會輪辦1次。
“台灣2300多萬人口,卻有165所大專院校,教育普及程度比美先進國,尤其是二戰結束后,台灣僑教政策吸納海外華僑子弟回台升學,為大馬栽培數十萬名畢業生,協助獨中解決師資不足問題。”
柔州教育局華文科助理主任巫春榮說,大馬華裔少子化現象日趨嚴重,反觀友族人口卻以雙倍至4倍增長的速度激增,預料再多10年,華裔在大馬將淪為少數民族。
“既然數量方面無法較量,華族須在品質上尋求突破。台灣優質教育不僅有助大馬華裔提升民族素質,豐富的人文素養也能改善留台生品行修養。”

劉文興:推廣“3+4建教僑生專班”
永平留台同學會顧問拿督劉文興認為,“3+4建教僑生專班”對有意修讀技職班的大馬學子,是很好的升學管道,但如何讓年紀小的孩子離鄉背井后不失落,是各方仍須思考解決的問題。
他說,目前“海青班”及高教展已運作成熟,台灣僑務委員會若推廣“3+4建教僑生專班”,可為大馬學生帶來更多升學出路,但應集思廣益,將缺點減至最低。
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會長陳治光說,該會舉辦高教展至今已邁入第11年,今年高教展除了首次出版特輯,並在展覽中規劃7個特區,方便根據科系分類搜索,也邀請本國中學及大專校長老師,與台灣各大專院校代表交流。
台灣高等教育展從本月7日至14日,分別在吉隆坡、永平及詩巫各舉行兩天,參展的台灣大專多達95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