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鑾17日訊)居鑾屬中醫藥業公會會長蕭福良披露,同業對在傳統醫藥立法后,是否還可延用華文作為中醫藥業的媒介語感到擔憂。
他說,教育部規定大馬教育文憑考試,國文和歷史必須及格,這項改變是否意味,在往后的國家政策之下,國文或英文必須作為開藥店、診所、中藥店名稱及中醫方劑的語文?
他也吁請教育部規定那些要作為中醫師的莘莘學子,在有關考試中,華文亦是必須及格的科目。
蕭福良昨晚在該會慶祝成立70周年紀念、董事會就職、頒發會員子女獎勵金、會員子女大學畢業榮歸及籌募會所活動基金“中醫中藥之夜”晚宴上致詞時,這么說。
他說,雖然中醫師未正式受政府承認,各族卻了解中醫及傳統草藥的醫療價值,並加以重視,因此必須科學化提煉草藥,讓人更有信心。
柔佛州華人醫藥業公會聯合會會長林金耀說,現今科技發達,許多人網上購物,包括買中藥,所以自我提升才能與時並進,可在廣大市場分得一杯羹。
柔佛州中華總商會兼居鑾中華總商會會長丹斯里陳成龍說,現今商業強調資源整合,中醫中藥傳統行業必須在格局、思維及理念上作出改變,才能面對沖擊。
他說,一帶一路給我國華商帶來很大影響,日前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告知在63個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中,大馬表示最積極,因為我國有華社、華商和華教3大優勢,若可以掌握得好,就是很大的商機。
“傳統企業若不能做出適當的改變和改善,就可能會被淘汰,為此各行各業都要做好準備。”
盧建良:爭取與西醫同等地位
居鑾屬中醫藥業公會會務顧問盧建良說,中醫中藥地位仍然未被政府確認,這是很不公平的,同業應繼續爭取中醫中藥與西醫西藥同等地位。
他說,現代醫學非常發達,但是所用的化學合成藥品往往產生一些副作用,人們對之已越來越恐懼,轉而覺得傳統醫藥的天然藥物,實較安全而可靠。
他說,目前科學發達,中醫藥亦不落人后,更加不斷的改進,精益求精,深獲各族人士所信賴,可見中醫藥界的前景一片光明
他促請同業遵守正藥正價的宗旨,團結在大馬華人醫藥總會的旗織下,共同發展中醫藥業優良的素質,提高中醫藥崇高的價值,同時意見一致,爭取應享有的權益,以對大眾作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