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Uncategorized

洪門

門規

勾二嫂

割耳朵

文 文 文

洪門八德規範子弟行為 勾二嫂 割耳朵

孫艪華(右起)與謝松清、俞義平和林剛榮,一起參觀新山華族歷史文物館。
王一禾(右起)、翁亞利、孫艪華、俞義平和謝松清,贈送錦旗給林剛榮,由范玉堂、楊德開見證。
俞義平(右起)、翁亞利、王一禾和范玉堂侃侃而談洪門文化,讓更多人對洪門有深入了解。

(新山25日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也不例外,擁有自行的一套,包括“”者會被切,觸犯者藤條伺候。

文化素有研究的俞義平(72歲)指出,自成立時就定下,至今從沒有作任何更改,也沒有人敢去更改。

俞義平今天在新山中華公會文物館,接受各大華文報媒體聯訪時說,譬如入會時必須年滿18歲,且砍斬雞頭的入會儀式依舊存在。

他也打趣的說,若走在街道看到一個人失去半邊耳朵,很可能是因為“”而被家法伺候的子弟。

他說,一些觸犯子弟,也會依據他們在的不同地位給予不同處分;被鞭打者都會被要求蒙上眼睛,以防被教訓之後,日後向鞭打者行報復行動。


“我們的家法就如同父母教育孩子般,要孩子走回正途。”

俞義平說,講究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並以這八德來規範子弟的行為;從來也沒有教導子弟去做犯法的事。

他坦言,並非社會中想象中的可怕,因為都是講道理的地方,只要有證據才會行家法,不會亂來。

他說,若被子弟欺負,甚至還可以透過特別管道投訴,只要把問題向身邊認識的一名子弟反映,子弟都會著手處理,不會視而不見。

“若反映不被處理,可能對方就不是真正子弟,且是壞孩子。”

出席者有全球聯盟駐馬來西亞聯絡處特派員孫艪華、馬華國會上議員謝松清、新山中華公會總務林剛榮,以及對文化有研究的翁亞利、王一禾、范玉堂和楊德開。

內部教育失敗 被冠污名

翁亞利承認,一直被冠上黑社會的污名,得不到社會認同,是內部的教育失敗。

他說,所謂樹大有枯枝,全馬擁有逾100個山頭,若每個山頭以擁有1萬人計算,的子弟少說也有上百萬人,因此難以監控所有人的行為。

他也說,加上入會子弟的來源,分別來自三教九流的人士,因此在提升他們的教育上,是有一定的難度。

他坦言,規定,欲加入必須年滿18歲,但一些人士則假借之名,招收未滿18歲的人士入會。

“因此,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也希望能夠加強內部教育。”

俞義平:做壞事者非子弟

俞義平指出,從創立至今都是循循善誘,從來沒有教導子弟為非作歹,因為講究八德,那些有文身的人士,圖案越多可能越不是子弟。

他坦言,在1萬人當中,可能就有4000至5000人是假冒的子弟,假借之名來狐假虎威,或是為非作歹。

此外,他說,過去是因反清復明而創立,但順著時代的改變,如今是要團結華人為宗旨,尤其是要協助那些受教育不高的子弟。

他也說,一旦加入,一世都是人,不會因為觸犯而會被逐出

謝松清:更能團結華社

馬華國會上議員謝松清指出,社會必須正面看待,因為它比政治團體更能團結華社。

他說,他從1975年開始從政,發現華社在大馬的政治一直在走下坡,猶如一盤散沙,政黨已無法再團結華社的力量,反之比起政黨具有更大的號召力團結華社。

他也說,相較馬華黨章來得更嚴厲,若馬華黨員牴觸黨章,最重就是被開除黨籍,而則自有一套家法。

另一方面,林剛榮也提及,新山中華公會的前身其實就是,即義興公司。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洪門

門規

勾二嫂

割耳朵

相关文章

全球聯盟吁敢敢站出來 大馬洪門大哥在哪?

劉會進率大馬媒體 參觀洪門忠義堂

“洪門忠義文化”高峰論壇 敬魚肉古禮儀式大公開

難得一見洪門大禮 “迎風接駕”曝光

劉會進:北京成立研究院 洪門放眼大馬設分院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