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吃喝玩乐

好攝之徒

攝影

陳品良

文 文 文

遺憾錯過長女成長過程 陳品良以相機記錄生活

陳品良透過照片把老鞋匠製作過程保留下來,供后世子孫了解。

報導:林健海

自中學時期就喜好,后來因為錯過大女兒許多的成長過程,出于彌補之心,讓愛好者再次拿起相機,捕捉小女兒成長過程。

來自峇株巴轄的自僱人士(45歲)接受《中國報》訪問指出,他拿起相機是因為2004年出席小女兒在幼稚園的跳舞表演時,突然發現自己錯過了許多與大女兒的成長過程,因此決定把小女兒成長過程,用方式記錄下來。

老師影響概念

求學時期,常看到一位學校老師拍照時,會先把屏風架好,然後躲進去屏風內開始捕捉蜂鳥,這舉動讓他對有了初步的概念及影響。

他說,在中學時期與朋友出去玩,已經會用傻瓜相機拍照,當時基于傻瓜相機是全自動,因此一拿起來就隨性拍,沒想到相機還會有鏡頭這類的東西。

后來,他在2010年買了第一台尼康(Nikon)D90單眼相機,包括一個4000令吉的鏡頭,以便開始記錄家庭照,但那台相機卻在去了金馬崙時,不慎跌落地面而摔壞。

“我曾接觸到雜誌上的廣告,才知道鏡頭的多樣化,因此慢慢去研究,后來買了廣角鏡。廣角鏡的好處,能避開前面人潮,而直接拍到遠處的景物,取到自己要的景物。”

接著買了變焦鏡,以便讓拍攝主題更清楚,虛化后面景物,減少背景的複雜性。

他認為,好的作品不取決于器材,反而取決于者在一瞬間,對那個畫面的敏感度,后面操控的人尤其重要,而照片給人是否整體舒服、裁剪也同樣重要。

陳品良透過鏡頭,把小朋友之間令人感動的畫面留下。

偶然獲獎 增信心

說,在2011年偶然在面子書看到一個模特兒選美比賽,與太太聊起后,抱著去玩玩的心態參賽,意想不到能獲得第1名。

“當時在KSL綜合廣場有一個模特兒選美比賽,間中安插比賽環節,即當天拍照當天交作品,每人只限3至5張照片;我會得獎真的很意外,因為參賽師有30到40人之多。”

他說,本身沒有受過正規訓練,拿起相機就拍,主要是憑感覺,而拍到的照片一定要令人有整體舒服感覺。

“后期我加入柔佛協會,和更多的愛好者交流心得,也交到不少志同道合者,提升自己的技術。”

他說,他從2011年開始到2017年,共6年了,太太也陪他一起參加比賽,一起切磋及成長。

新山繁華都市景象,一覽無餘地透過鏡頭展現出來。

工作忙 少參加比賽

坦言,本身熱愛比賽,喜歡挑戰自己,現在因工作太忙,比較少參加比賽,即使偶而參賽,也只是為了消遣及放鬆自己。

他透露,未來比較想拍本地人文,比如夕陽工業、老行業,除了可以讓孩子知道這個行業的製作過程,自己也能夠增長自己知識。

“參加比賽得失心不要看的太重,最重要是挑戰自己,我把最好的作品呈上去,得不得獎還是其次,重要的是參與感。”

他也說,裁剪照片很重要,要嘗試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如此才會拍到角度不同的照片。

陳品良:好作品取決于攝影者在于一瞬間對畫面的敏感度。

授權刊登照片)

⬇ 相關新聞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好攝之徒

攝影

陳品良

相关文章

外地發燒友組團來 新加蘭海邊拍銀河聖地

【好攝之徒】秉持隨心隨時隨性原則 陳建強捕捉人性美

【好攝之徒】記錄成長過程 辜偉輝為女兒學攝影

【好攝之徒】下水爬高墻也要挑戰 方樂韻 冒險拍好照

【好攝之徒】從家族婚紗店熏陶下 鄭子勤熱愛人像攝影

【好攝之徒】積極推動攝影 文化活動 劉得義 熱忱不冷卻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