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本报活動

“2017年行願非洲感恩之旅”

為愛啟程

文 文 文

21馬拉威院童訪泰豐華小 武術表演回饋助養父母

何朝東(站者右2起)贈送紀念品給莊世明,左起為徐珮嘉及陳坤豐。
泰豐華小學生(右排)自製禮物,送給來自馬拉威院童。

報導:黃慧琪
攝影:李再輝

(新山19日訊)21名來自非洲馬拉威的院童,透過助養父母改變命運,如今來到新山以歌唱、武術及舞蹈,回饋助養父母。

配合,這21名院童在馬來西亞阿彌陀佛關懷慈善協會(新山聯絡處)帶領下,前早抵達士姑來泰豐華小,和該校逾70名一年級學生交流。

泰豐華小學生在會上帶來舞蹈及扯鈴表演,而馬拉威院童則帶來歌唱、舞蹈及武術表演,雙方表演都令人歎為觀止。

活動領隊徐珮嘉在會上致詞時說,她是台灣人,到非洲教導當地學生華語已經5年。


“由于許多助養父母都無法去非洲,探望自己領養的孩子,因此我決定改變方式,把孩子帶出來,讓社會有愛心的助養父母驗收。”

學生們專心聆聽馬拉威學生帶來的歌曲,並給予鼓掌。
在沒有做安全措施情況下,馬拉威院童展現疊羅漢,讓現場觀眾捏一把冷汗。

她說,熱心人士的捐款,不僅讓孤兒無憂無慮學習,也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非洲真的是一個很貧困的國家,十年前后都一樣,沒有改變,當地人每天有一餐沒一餐的,相當可憐。”

她說,由于非洲並沒有什麼物資,因此只能以表演方式來回饋大家。

她也說,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在馬拉威除了建學校,也有給食物、教育這些院童,希望他們長大后回饋國家,改變國家命運。

“我們也有規定孩子一定要學習中文,以助孩子將來出社會后找到出路。”

出席者出席者包括泰豐華小董事長何朝東、家協主席陳坤豐及馬來西亞阿彌陀佛關懷慈善協會新山聯絡處主任莊世明。

泰豐華小學生表演扯鈴。
來自馬拉威的院童,以行動方式展現武術表演,回饋給助養父母。

教導學生珍惜

在聆聽完馬拉威學生在非洲的情況,教師也透過這個機會教導學生們學會“珍惜”。

馬拉威學生在會上分享在非洲經歷,並指自己一天只能喝水飽,什麼都沒得吃,而且水源還需步行數十公里才能取得。

泰豐華小老師事后也透過故事,教育學生,呼籲學生所有東西得來不易,因此一定要珍惜。

陳坤豐說,非常榮幸馬拉威院童到來,讓該校學生明白一切東西不是必然的外,也希望學生把愛散播出去。

他說,學生們也把祝福語寫下,折成紙星星裝進罐子送給馬拉威院童,好讓院童感受到大家對他們的愛和關懷。

最後,馬拉威院童以一首歌曲《我相信》,讓活動畫上完美句點。

泰豐華小學生用竹板打拍子,再念繞口令。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