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专題

保健大搜查

太極柔力球

文 文 文

【保健大搜查】30球友開心練太極柔力球 增進情誼背也不駝了

新山小商公會柔力球健身團,老中青團員積極練習柔力球,達到保健功效。


(本報林健海攝)

新山小商公會逾30名老中青球友,一起開心練習,不但增進彼此情誼,運動后大量排汗,達到保健效果和改善駝背現象。

是把太極的一些動作與網球、羽毛球的技術相結合,形成一種太極式的球類運動,透過弧形的方式將球拋來拋去,達到健身、娛樂、表演和競技的一項運動。

在三年前開始教導的李雅嬌(55歲)接受《中國報》訪問指出,可以二人對拋、單人獨練、幾個人互傳及隔網競技。

一個轉身接球能訓練到腰力,展現出力與美感。

由中國引進二十多年
 
她說,是1991年由中國籍副教授白榕所發明,慢慢開始推廣開來,過后被引入馬來西亞。

“創者為了提高練習者的興趣,而編排柔力球套路,吸取武術中手、眼、身步、神氣、力、功的要求,運用太極拳的動作規範,讓練習者更容易掌握。”

她說,可以使頸、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發展,初學者可以高接低拋,心中都要有“圓”的概念。

“在速度、力量、方向,要有正確判斷,使球無聲的納入拍,否則會出現漏球情況。”

李雅嬌說,早期在公會教導的老師為黃寶音,后來改由她接手來執教。

她說,30名球友年齡從10多歲到70餘歲,以女性為多,平時練習時間為周一、二、三、四及六,時間從早上9時至12時,並聚在新山聖陶沙廣場練習。

練習太極柔力球后,李雅嬌的雙腿變得平衡有力。

四基本要素:“迎納引拋” 

有四個基本要素,即迎、納、引、拋。

李雅嬌解釋,“迎”是用拍子伸拍前迎,‘納”是將來球緊緊納入拍面,“引”是以肩為軸揮拍,“拋”是順勢而拋。

以兩腳為支撐雙腿發力,通過腰,進行旋轉,以肩揮拍,雙手不使力。”

她說,最大的好處除了練習后會大量排汗,肩膀在練習一段時間后,也會慢慢打開。

使到雙腳用力,因此能起到平衡腳步,幫助到腳力,練久后走路不易跌倒。”

她也說,是一項符合生理規律的健身運動,可以促進全身的協調和肌肉控制。

“運動中大小肌肉要協調配合,在移動中做出多種動作,會使到身體得到全面鍛練。”

李雅嬌反手接球,以訓練雙手伸展及協調性。

手眼身體 步伐 呼吸要配合

李雅嬌指出,每個動作都要手、眼、身體、步伐及呼吸的配合,年長者在練習時要根據體質,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方式。

她指出,飯后一小時不宜練習在,避免影響呼吸和消化系統,運動時服裝要穿著寬鬆,才不會妨礙到動作。

她說,如果長期堅持不懈鍛練,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我當初就是因為肩膀疼痛,每次要去給中醫師推拿,每個禮拜三次,后來在練習后,這些病痛都減緩了。”

李雅嬌更加把心思放在的練習上,甚至她的體重也開始慢慢變輕,並瘦了下來。

↓↓相關新聞↓↓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保健大搜查

太極柔力球

相关文章

【保健大搜查】返老還童功 越練越年輕

【保健大搜查】磨練個人毅力 林偉聖多累都要健身

【保健大搜查】提升肺活量和肢體協調 學武術強身健體

【保健大搜查】動作正確.循序漸進 拉筋增強身體免疫力

【保健大搜查】適合體質差 腳痛患者 莎拉桑巴灌注活力

【保健大搜查】健身 塑身 防身 泰拳不再血腥暴力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