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班青黃不接缺知音 布袋戲或失傳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戲班青黃不接缺知音 布袋戲或失傳  

    現代人對傳統布袋戲不感興趣,未來布袋戲的文化恐將失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戲班成員在表演場布袋戲時,不僅需要用雙手控制布偶,也要在幕后演唱。

    (新山11日訊)布袋戲是一種傳統的文化藝術,隨著時代變遷,懂得欣賞的人越來越少,加上戲班青黃不接,后繼無人,未來傳統的布袋戲文化恐將失傳。

    新山福建會館(福建大社)為祝賀丁酉年洪仙大帝寶誕,特別禮聘來自峇株巴轄新藝聲掌中班前來呈獻酬神布袋戲。

    戲班成員顏靜花(60歲)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該戲班成立逾30年,除了布袋戲、也有大戲和木偶戲等,一般在神廟活動時,會受邀到各州演出,每年大約有200場的表演。

    她說,由于現代人對傳統布袋戲已不感興趣,所以表演時,幾乎很少觀眾會來欣賞,一般都是表演給神明“看”。

    “有些神廟甚至邀請到來自中國有名的戲班,卻同樣也沒有多少觀眾對布袋戲感興趣,而特地前來欣賞。”

    她透露,因為戲班成員已經不多,雖然有人因為年邁想要退休,但因為沒有接班人,所以無法退下來。

    “我本身也對布袋戲感興趣,所以雖然年紀不輕了,但我還是選擇堅持下去。”

    為祝賀丁酉年洪仙大帝寶誕,新山福建會館特別禮聘來自峇株巴轄新藝聲掌中班前來呈獻酬神布袋戲。
    顏靜花示範如何控制布袋戲的布偶。

    她舉例,布袋戲在台灣有很多年的歷史,當地戲班也很優秀,但有次她們到台灣交流時,發現當地戲班成員在表演布袋戲時,也沒有觀眾會圍觀,台下觀眾就只有她們幾個人。

    顏靜花說,現代人比較偏愛歌台,所以該戲班偶爾也會另外邀請歌手助陣,就能吸引一些觀眾圍觀,不過在經費方面也相對較高。

    她也說,一般布袋戲的故事包括《千里姻緣》、《夫妻團圓》及《手足情》等,每年若受邀到同一個神廟活動表演,戲班成員就會表演不同的故事,而並非一直重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