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攝影:林德勝
(居鑾16日訊)逾半世紀的傳統手工麵條,不僅是蝙蝠鎮許多麵家的首選,更成為遊客排隊購買的特產!
隨著科技發達,很多麵店為節省人力成本和開銷,選擇以機器全面生產麵條,但居鑾永珍麵店曆經數十年光陰仍堅持手工制面,保留傳統風味,成為居鑾深獲好評的傳統麵店。
永珍麵店是居鑾著名老麵店,是已故劉敬謀在1951年創立,早期是騎著腳車沿街叫賣,在經過多年的搬遷后,最終在聯成大巴剎旁的店屋落腳。
該麵店經營了半個世紀,生產黃麵、伊麵、雲吞麵、福州麵、雲吞皮、水餃皮等,特點在於沒有鹼水味,麵條吃起來滑而不膩,成為居鑾多個商家小販的主要供應商。
沒鹼水味

“居鑾著名摩達咖哩麵,也取用永珍麵店制作的麵條。”
現在的永珍麵店由第二代負責人劉金泰負責打理,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手工制作麵條不偷工減料,現在更成了外坡遊客來到居鑾的首選特產。
他說,不少峇株巴轄、麻坡、哥打丁宜及新山遊客,在居鑾遊玩時喜歡購買各式特產,其中一站就是永珍麵店。
他說,該店全年無休,只是在大年初一小休,其他日子照常運作,遊客隨時都可到店裡,把永珍麵店的麵條買回家。
該店有兩個生產時間,在上午9時和下午4時,其餘時段通常只有一至兩名員工看守店面和負責零售工作,其他員工則去休息,採取輪班制度進行生產工作,確保貨源充足。
劉金泰指出,該麵店生產的麵條也外銷供應到新山、新邦令金和峇株巴轄,目前該店也在新山開設一間分行,應付市場需求。


缺人手 採半自動化生產
全自動化機器製麵,恐讓永珍麵條失色!
劉金泰強調,科技進步只是讓制作麵條的工作更為方便,為確保麵條品質得到保證,該店仍然強調手工制作以保留傳統風味。
他說,目前該店沒有考慮全面自動化生產麵條,因為擔心全面自動化生產會影響麵條品質,但基於人手不足的原由,該店仍會採用半自動化生產麵條。
他指出,用雙手制作的麵條靠的是豐富經驗,通過有技巧性的拿捏和手工制作,增添麵條的口感,吃起來時也特別順口潤滑。
他認為,麵店在迎合時代轉變的同時,只要保留傳統手工風味,看到顧客吃得開心,臉上展現幸福笑容,就是他從事制作麵條逾68年經驗,感到最驕傲和開心的時刻。

期待侄兒 能繼承
“我希望侄儿能繼承永珍麵店,讓這間麵店能傳承下去。”
劉金泰指出,他的儿女在外頭從事各行各業,目前侄儿們在店里幫忙,冀望他們能在未來接管這間麵店。
儘心儘力,一生都在制作麵條的劉金泰從不言休,每天風雨不改在店里與員工一起制作麵條。
詢問為何不在週末休息?劉金泰直言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麵店,只要身體力行,他一定會到麵店工作,並視制作麵條為終身事業。
另一方面,永珍麵店也強調濃濃的主僕情,僱主照顧員工的福利,提升員工的向心力,有些員工甚至服務了數十年。

店名 | 居鑾永珍麵店 |
創立年份 | 1951年 |
地點 | 聯成大巴剎旁的店屋 |
營業時間 | 清晨6時至晚上9時 |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