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会

好人好事

安老院

木屋

黃玟發

文 文 文

園丘管工耗時一年 木屋改裝安老院

黃玟發(左起)迎來第一個住戶藍忠城與藍偉洋父子。
其中一間木屋建設4個隔間,可供4人居住。

報導/攝影:侯莘怡

(東甲13日訊)不忍孤苦老人流落街頭,園丘管工耗時一年,用自己的積蓄將租下的簡陋大改裝,搖身變成舒適,讓孤苦老人免費入住。

免費讓流浪老人入住的,位於麻坡五哈維依路,而名字為“隨娘老人安居所”。

設立的56歲園丘管工(來自實廊),日前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坦承,會有建設想法,主要是想回饋社會,以報答從前孫子生病,獲善心人士協助之恩。

他希望通過這樣無私的奉獻,達拋磚引玉之效,也讓更多社會不幸一群,感到人間溫暖。


并未聘請刊戶,也未獲任何單位贊助,所以入住者必須擁有自理能力,同時,年齡必須55歲以上,而且還要是男性。

“我目前薪水不高,只能負擔租金和水電費,無法包辦老人們的三餐費用。”

黃玟發動手將沖涼間,改為廁所。
黃玟發憑著雙手,為安居所進行大部分裝修工作。

指出,的地點,其實步行就可到市區,十分方便,適合老人們隨時出外購買食物,附近也有許多熱心鄰居。

他坦承,在他有設立計劃時,就已有人不看好,畢竟該計劃十分耗時耗力。

“我也曾經想過放棄,但慶幸太太林奕坊的鼓勵,還有許多的人支持,讓我更有動力完成此計劃。”

另外,名字“隨娘”,其實是源自黃玫發母親林隨的名字,而他希望自己在管理時,也能隨時想起敬愛的母親,讓他更有動力持續這項善舉。

他呼吁民眾,若發現需要遮風擋雨地方的老人,可通過當地社團聯繫他,只要對方符合入住標準,就能安心在其落戶。

基本設施完善的安居所,如今有人入住。

首2名入住者
破例收容殘障男和兒 

不忍殘障弱勢男子帶著12歲兒子流浪街頭,“隨娘老人安居所”首2名入住者,就已破了自己當初設定的入住條件。

“隨娘老人安居所”首2名住戶,就是殘障人士藍忠城(47歲)與兒子藍偉洋(12歲)。

所謂“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坦承,由於藍忠城處境的確可憐,為免他們父子流落街頭,所以他也破例,讓父子住在其

藍忠城12年前離婚後,就帶著獨子生活,他原為過濾水公司職員,但罹患糖尿病及三年前不幸腳受傷,造成肺出膿及毒素而被醫療員截肢保命。

如今缺少右腳,藍忠城為孩子並不氣餒,除了申請福利局援助金及尋求慈善團體協助,他也不停息找尋能做的手工外快。

他認為,自己只是想要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慶幸通過彩虹義工團推薦,讓他們父子能與會面,獲得住所,他十分感恩。

父子目前也十分開心住進安居所,藍偉洋還說以後想要當機械工程師。

兩間木屋原本的廁所位於屋外,並且為蹲式廁所,對老人來說有欠理想。
安居所裝修前,彷彿置於叢林。

另一尚有4空房

“隨娘老人安居所”擁有2間,目前藍忠城與兒子已住在其中一間,另一間目前尚有4間空房,預計未來可再收容4名孤苦老人。

其實,去年5月就開始計劃設立,而他租下后,就開始積極動手裝修簡陋

為省錢,堅持自己為改造,最難裝修的部分就是的廁所,因2間的廁所都是蹲式,而且在屋外,他就自己研究在屋內建起一個坐式廁所,方便老人使用。

他說,如今基本設備都已齊全,為老人們安全著想,他還想在屋外圍籬笆,也方便他們在外散步。

認為,社會還是有很多熱心人,因不少知情朋友都會在他動工裝修時,聯繫他想提供一些物資,如房內一些家具,都是熱心朋友免費提供。

為省錢,黃玟發連屋外雜草,也需要自己清理。
藍忠城(左起)如今可自行騎殘障人士摩哆,載送兒子藍偉洋上學。

 

↓↓相關新聞↓↓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好人好事

安老院

木屋

黃玟發

相关文章

蚁蚀、漏水、地裂 母子获拨款重建屋

收购商善心人宣导爱惜食物 过剩蔬果 送学校

失去工作能力 无力偿还房租 夫妇搭建木屋居住

疑忘熄灭煤气炉 外劳木屋烧成废墟 还传爆炸声

◤柔佛人头条◢ 外劳荒 招聘难上加难 安老院 1人顾10长者

中风阿伯称被职员打 安老院带证人报案 冀讨回公道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