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会

柔佛人头条

苏丽雅花园巴刹

大马花园巴刹

巴刹

老顾客

文 文 文

新巴刹首日营业 环境设施都OK! 就是老顾客少了 生意也跌了

随着新山大马花园巴刹走入历史,新山苏丽雅花园巴刹于周五正式营业。

报导:吴菊君
摄影:张来星

★地点:新山苏丽雅花园★

(新山1日讯)新山今日首日营业,摊贩大赞新环境设施齐全,空间宽敞空气流通,唯美中不足的是,泊车场没有明确指示牌及鱼摊区排水沟不甚理想。

随着具有37年历史的新山昨日结束营业,这些摊贩被安排迁入继续营业。

《中国报》记者今日上午走访,受访摊贩对于新环境满意,因空间宽敞,干净卫生,屋顶没出现漏水情况。他们将货物送往货仓储存沿途,设有盖走廊,不需再日晒雨淋。


迁入新山苏丽雅花园巴刹营业的摊贩大赞新巴刹环境设施齐全,空间宽敞空气流通。
薛木权:新巴刹设施,还可以再改进。

早前在经营生意35年的鱼贩薛木权(54岁)认为,新比较整齐,但他希望改善新进出口设计及泊车位须设明确指示牌。

他说,只有一个进出口,对摊贩上下货时造成不便,如果货车堵住路口,会造成交通拥挤。

他也指出,鱼摊区排水沟容易积水,难以排出外,就没有看到什么大问题。

叶国铨(左起)、叶锦铨及叶英铨,对新巴刹赞不绝口。

豆腐摊3兄弟赞好

豆腐摊业者叶国铨(70岁)、叶锦铨(64岁)及叶英铨(63岁)3兄弟,则对新赞不绝口。

他们坦言,毕竟旧历史悠久,无论是卫生环境及设施,不比新好。

他们说,今日生意慢热,但生意算不错,相信在宣传下。

虽然新山大马花园巴刹结束营业,仍有一些忠实顾客,依循新地址前来光顾相熟的摊贩。

部分摊贩也指出,首日营业业绩稍微逊色,但相信日后会旺起来。

其实他们有心理准备,今日的生意量会下跌,所以预订货量比平时少。一些摊贩则称今日有许多捧场,生意没受到太大影响。

原有144个摊位,搬迁前往的摊贩大约120个,部分摊贩基于年事已高,决定不再经营。

 

林瑞芳:少了老巴刹的人情味。

:不会开车者不再光顾

走入历史,许多跟随老摊贩脚步,周五上午也到新买菜。一些感叹,一些老朋友因不会开车,所以不再光顾新,令新少了一些熟人。

住在新山大丰花园的林瑞芳(67岁)是的常客,她周五特地前来新

她说,她以前到,都会遇到相熟朋友和熟客,互相打招呼,她周五发现,一些相熟的熟客已没前来,她感到失落。

王雪莉:会继续光顾相熟摊主。

住在新山彩虹花园的王雪莉(42岁,家庭主妇)则说,新距离住家不会太远,她会继续光顾相熟的摊贩。

住在大丰花园的杨世瀚(35岁,小吃小贩)说,新比旧干净及空气较为流通,环境舒服很多。

“我仍会每日前来采购所需要的食材。”

 

符傲哲:新巴刹首日营业人潮少。

符傲哲:猪肉贩生意受影响

柔南屠业公会主席符傲哲说,新首日营业人潮少,猪肉贩生意都受影响。

他周五上午巡视新指出,相信许多人不知道的摊贩已经迁入新地点,新猪肉贩生意不甚理想。

吴先生:流失外劳客。

迁入新营业的猪肉摊贩吴先生(65岁)说,以前以外劳客为主,迁至新后,生意大受影响。

他说,他已经减少周五的猪肉量来售卖,但还是卖不完,其他猪肉贩也面对同样问题。

他透露,外劳不会开车,不能前来新,他们流失了许多外劳客。

新山苏丽雅花园开辟一个非清真食物区,主要是售卖猪肉。
吳志明(左)和林楚娟

无需日晒雨淋
吴志明(56岁,蔬菜摊贩)
没有减少进货量,许多都前来支持,生意还算不错。
对新感到非常满意,环境比旧舒服很多,以往我们要日晒雨淋,将蔬菜送到货仓,新设有有盖,我们不需要再日晒雨淋了。

鱼摊区地板滑
林楚娟(59岁,蔬菜摊贩)
很满意新的环境,还没发现可挑剔之处。
如果要挑剔,就是鱼摊区的地砖湿滑,担心老人家容易跌倒。
由于首日营业,我对环境不熟悉,我不敢进太多的蔬菜,等稍微掌握环境,才会大批进货。

一些摊贩指位于巴刹旁的泊车场,应该竖立泊车场指示牌,以及拆掉隔离的锌板,让顾客方便泊车。

 

 

↓↓相关新闻↓↓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柔佛人头条

苏丽雅花园巴刹

大马花园巴刹

巴刹

老顾客

相关文章

柔佛人头条|昔农民获首个品种认证 Tacunan椰子 成农民新宠

柔佛人头条|年轻人外流‧居民迁新区 顾客减 小贩少出摊止损

柔佛人头条 | 越堤族车泊一整天 车位难找 顾客不来

柔佛人头条|静态活动以外的新玩法 全地形车 米那务固海边 冒险趣

柔佛人头条|天赐麻坡海域鲜蛤 疫情期间大量繁殖 单日可捕3000公斤

柔佛人头条|拟宗教地辟停车场 车位不足 有望解决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