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团

巴莪

甘蜜

郑昭贤

港主

巴莪福建公所

两广公会

文 文 文

郑昭贤:当年经济命脉 栽种甘蜜 缅怀先辈

郑昭贤(左2)拜访巴莪港主郑汉山后裔,左3为港主孙媳李玉英与港主曾孙郑再发(右2),右为高桂莲及记者陈大忠(左)。

23日讯)大马资深报人指出,还没有种植树胶和油棕的马来亚,在战前主要种植是当时柔佛主要经济作物,可说是柔佛州的经济命脉,也是当时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

他说,随着时代变迁,种植业在1917年后,逐渐没落到如今绝迹。

种植业在我国的发展史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华人先辈是的主要种植者,先辈的开荒辟野种植的丰功伟绩,如果没有将它记载,将会消失在历史洪流中。”

巴莪港主郑汉山。
郑昭贤在巴莪主讲“麻坡、巴莪甘蜜时代”讲座,出席听讲者非常踊跃。

文史撰稿人前晚主持“麻坡、时代”讲座时说,华社史料学者近期发起在各地及校园栽种,旨在唤起华人缅怀先辈的贡献。

他指出,在我国种植的确实年代已不可考,但至今已大约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而大规模仿种植是开始了柔佛州苏丹阿布峇卡时代。


他说,那个时代达没有汽车,而大多为马车。马车需要很多皮革,是提炼皮革的添加剂,促成种植业的兴起,加上制度的施行,苏丹分地给各地种植业蓬勃发展。

他说,是没有薪俸的,但享有五大特权:设赌馆、当铺、卖酒及鸦片,且在出口、胡椒及输入米粮方面抽佣金。

刘德雄(左4起)赠送水果礼篮给主讲人郑昭贤,左起洪桂冬、陈得芳、林志强、高桂莲(右2起)及余永发。

他说,制度在1917年在苏丹依布拉欣颁布“权益(废止)条例”下废除,但苏丹有给予全州40个赔偿。

他说,制度在柔州施行约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但其贡献不可抹煞,而是郑汉山,其后裔尚居住在

讲座会由《不惑人文期刊》主编曾荣盛主持,出席者有“不惑文教中心”执行长高桂莲、福建公所主席余永发、主席刘德雄等。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巴莪

甘蜜

郑昭贤

港主

巴莪福建公所

两广公会

相关文章

哥打丁宜发现 港主时期神庙 仅剩一面墙 一口水井

郑昭贤推介新书 收益悉数捐中化

柔州政府将甘蜜 胡椒图案 注册为独家专利

真诚关怀“Abah”效应 慕尤丁获巴莪选民心

巴莪民宅起火 物品全毁

最后一次捍卫巴莪 慕尤丁遭2人拦路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