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Hot视频

亚齐

劫后重生

南亚大海啸

文 文 文

◤劫后重生的亚齐◢经历南亚大海啸蹂躏 亚齐15年后 重现光辉

拜杜拉曼大清真寺在2004年大海啸屹立不倒,更坚定亚齐人对真主的信心。

(上篇)★

本报特派:沈俊荣

(印尼.12日讯)15年前经历“”蹂躏,印尼省(ACEH)“”,今年定下目标准备迎来15万名外国游客前来旅游,让重现光辉。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省海岸线外的印度洋,发生9.1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伸出印度洋的首府班达,首当其冲成为“祭品”,建筑物及大树几乎被连根拔起,整座城市沦为大型垃圾场,大半区域变成黑水泥泞糊成的废墟。

突如其来的大海啸,夺走20多万条人命,50万人流离失所,许多人下落不明,连尸体也不知所终。


(本报沈俊荣摄)

这艘15年前被海啸冲上岸的漂浮发电船,已成为历史遗迹,供游客参观。

但那场大海啸也让“因祸得福”,印尼政府不得不开放国际救援物资,进入长期军事管制的,间接促成断断续续长达50年的分离主义运动结束,“和平”也因此踩着灾难的泥泞而来。

近半世纪为了独立、自治一直内乱,却因一场形同浩劫的海啸,带来和平曙光,与印尼政府因此签署和平协议,让走上一条和平自治的道路。

事隔15年后的今天,已完成灾后重建,早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如今以“的光辉”(The Light of Aceh),作为旅游口号,张开双手热烈欢迎国外旅客到访,邀大家一起揭开的神秘面纱,尽情探索纯朴的风土民情,及美不胜收的自然美景。

亚齐海啸博物馆有一个水井造型的空间,壁上刻满罹难者名字,供访客追思。

目标15万外国游客

印尼驻新山领事馆日前安排大马32人代表团,到进行5天4夜访问行程。 《中国报》是唯一随团采访的华文媒体。

随行者包括印尼驻新山领事再努、马来西亚旅游总会(MATTA)森州分会主席莫哈末阿兹里、定居新山的印尼华商钟伟业及林天娜夫妇等。

亚齐省代省长诺珐(后排右8)接待大马访问团,后排左8起莫哈末阿兹、再努及嘉马鲁丁。

省文化及旅游局主任嘉马鲁丁告诉《中国报》,前来观光的游客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吸引230万人次到访,包括220万名国内游客及7万8000名国外游客;去年增至250万名游客,包括240万国内游客及10万6000名国外游客。

他说,该局今年定下目标,要迎接300万名国内游客及15万名外国游客到访,截至目前吸引约7万名外国游客光临,完成预定目标的一半。

大马访问团成员参观设计独特的传统“亚齐屋”。

清真寺成避难所

过去鲜为人知,若不是2004年,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其实就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属于印尼最西部省份,首府是班达(BANDA ACEH)。

伊斯兰文明最早从传入印尼及东南亚,就像是承接阿拉伯语言文化的漏斗,任其点点滴滴流入印尼与马来半岛,形成伊斯兰文化圈,也因此得到“麦加前廊”称号。

是全印尼唯一实施伊斯兰教法(Syariah Law)的省份,当地逾500万人口约99%是穆斯林,是印尼国内穆斯林比例最高的地区。

位于市中心的拜杜拉曼大清真寺(Masjid Raya Baiturrahman)是人的信仰中心。 2004年发生海啸时,周围民宅全被海啸吞没,这座清真寺却屹立不倒,并成为许多灾民的避难所,被誉为是一个奇迹。

拜杜拉曼大清真寺相传早在1612年,由苏丹国的苏丹依斯干达慕达创建,不料1873年4月10日被荷兰军队放火焚毁,引起人愤慨。荷兰殖民者为作补偿,1879年动工重建清真寺,并揉合蒙兀尔(Moghul)风格,因此其造型接近印度泰姬陵。

到亚齐观光别忘了到这个“印尼0公里”纪念碑参观,这是印尼计算路程的起点处。

海啸博物馆纪念罹难者

2004年大海啸严重摧毁,也让许多痛失亲人的人留下惨痛回忆,迄今仍保留多个海啸留下的“遗迹”,以及一座占地1万平方尺的海啸博物馆,让人纪念及缅怀海啸罹难者。

2008年开幕的海啸博物馆,入口处有一道长廊,两旁是巨型水墙,步入其中可听到隆隆水声,伴随哀号呼救声及祷告声在黑暗长廊中不断回响,仿佛重播当年海啸的实际情景,让人不寒而栗。

除了展示受害者伤亡、灾难现场照片及灾后残留物品,馆内也设有模型室、小型电影院及纪念品中心等,同时有一个水井造型的空间,壁上刻满罹难者名字,顶端则有透射光线的古兰经文,伴随着不断播放的祈祷声,仿佛在抚慰遇难亡灵。

另一个景点是1艘15年前被冲上岸的漂浮发电船(PLTD Apung),这艘63公尺长、19公尺宽的发电船,原本停泊在班达Ulee Lheue港口,却被海啸冲上岸直到5公里外的陆地上,如今成为历史遗迹供游客参观。

另外,距离班达市中心10分钟车程的Desa Lampulo,有1艘65吨重的渔船,同样被海啸冲上岸长达3公里,并“卡”在一间民宅屋顶上,这艘渔船当时让59名灾民逃过一劫,过后被保留作历史遗迹,访客可当场聆听幸存女屋主,口述15年前的惊险一幕。

这艘65吨重的渔船当年被海啸冲上岸,“卡”在这间民宅屋顶,并让59名灾民逃过一劫。

大自然景观 美哉

5个岛屿组成的沙邦(Sabang),是省一个著名的自然及海洋景观胜地,当地自然生成的珊瑚礁、海洋生态、悬崖绝壁、白沙滩、日落美景等,都让人留连忘返。

沙邦的5个岛屿,分别是韦岛(Pulau Weh)、卢比雅岛(Pulau Rubiah)、克拉岛、隆多岛及苏拉考岛。韦岛原是苏门答腊西北部一座小型活火山岛屿,最初与苏门答腊本土相连,因火山喷发形成与苏门答腊隔海相望的小岛,所以韦岛意即“离岛”(Weh在当地话是“离开”的意思)。

亚齐省的沙邦有5个海岛,乘船前往海岛途中,有机会看到海豚在海面跳跃。
亚齐沙邦一带是潜水天堂,潜水可看到白鳗鱼(左起)、珍鲹、海兔等罕见海底生物。

来自安达曼海、马六甲海峡及印度洋的洋流,年复一年冲刷着韦岛,交汇的洋流使这里的水下生物多元丰富,海水能见度长年在30米以上,全年不见极端天气,全年适合潜水,可谓潜水员的天堂。

不懂得潜水的游客,也可到卢比雅岛或Iboih海边浮潜,享受与鱼儿水中共游及合照的乐趣。浮潜累了,可以乘船上岸到距离班达约15公里的Lampuuk海边吹海风看日落,欣赏夕阳美景。

如果大清早乘船出发,在前往沙邦的途中,还可看到成群海豚在船底下穿梭自如,偶尔在海面上跳跃旋转的情景,小朋友如果同行,看到机灵活泼的海豚,绝对会雀跃万分。

亚齐海滩景色优美,“蓝色疗愈系”的海水,让人心旷神怡。
韦岛及附近岛屿仍保持纯朴风貌,海水能见度长年在30米以上,拥有世界一流的潜点。

↓↓相关新闻↓↓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