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Hot视频

柔佛人头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村》(Kampong)

万孚华小

新加坡全国短片比赛

文 文 文

【柔佛人头条】万孚新《村》原始 朴实 新国获奖短片原来是“本地制作”

欧玮倩(左2起)、谢侑宏和余欣平从主办单位手中接过奖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团队,到乌鲁地南万孚新村拍摄作品《村》短片时,其中一幕女童爬树的画面。

报导:吴振威
(受访者提供照片)

(新山21日讯)一组学生团队,前往乌鲁地南万孚新村拍摄一个主题为的短片,在中扬威,荣获最佳摄影奖。

这支《村》短片,采用朴实无华的拍摄,令短片更贴近新村生活。

《村》短片中的主人翁余欣平,是新加坡的童星。
导演欧玮倩指导小演员们如何投入拍摄。

短片中有小演员们养鸡、爬树、在村内打跑嬉闹,也有一起向三轮摩哆冰淇淋买饼干筒雪糕等已经少见的画面,处处见惊喜。

除片中主要小演员是来自新加坡的童星余欣平(8岁)之外,其余皆是本地人,包括两名学生陈宣颖(9岁,已转校至培智华小)及岑芷萱( 9岁)。


《村》短片入围新加坡全国短片比赛,并荣获最佳摄影奖。

短片音效师卢俊源(24,数码电影制作系大四)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该剧组有约十人,是来自新加坡南大数码电影制作系及媒体系大二至大四的学生。

其团队包括了导演兼剪接欧玮倩(24岁,数码电影制作系大四)、摄影师兼制作人谢侑宏(25岁,数码电影制作系大四)及摄影师张英祥(25岁,媒体系大二)等人。

他说,由于短片没有任何赞助,因此动用了最小成本来拍摄。

此外,为拍摄这支短片,团队筹备大概花了半个月,用了一天进行拍摄,后期制作则长达一个月。

他说,《村》与他们毕业作品有少许关联,但充其量可以说是外传,最主要还是为了参加有关短片比赛而拍摄的作品。

陈顺山:师生对《村》获奖感到高兴。

另一方面,董事长陈顺山指出,据他了解,为了这次的作品,摄制团队面试了约十名小学生。

他说,学校师生及村民对于邻国团队的作品获奖,感到很开心。

《村》短片中主要工作人员及演员,欧玮倩(后排左起)、谢侑宏、张英祥、余欣平(前排左起)、陈宣颖和岑芷萱。
李宽座:乌鲁地南万孚新村,仍保留着原汁原味华人传统新村面貌。

村长:有助推动生态旅游

万孚新村村长李宽座指出,《村》短片获奖,对于该村致力推动的生态旅游,起到很大帮助。

他说,万孚新村是少有的城市乡村,仍保留着原汁原味华人传统新村面貌。

“新村内仍保有许多30至50年前华人新村的样貌,在影片中,我们还能看到有一口古井。”

他说,万孚新村的地理特殊,距离乌鲁地南市镇只有5公里,从新山市区前往只有20公里,但却保有与城市化完全不同的面貌。

“在面对渐渐都市化的步伐中,万孚新村也面对人口不断外迁的问题。”

他希望借着这部短片得奖,也唤醒更多人多支持新村文化,希望新村不会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


(取自面子书专页)

岑芷萱(左起)、陈宣颖和余欣平在拍摄吃雪糕场景时,玩的不亦乐乎。

仿佛回到80年代新加坡

*团队的话*

万孚新村是我们2018年12月期间拍摄的毕业制作《毛毛》的主要地点。

当初我们路过一段小路,一进入新村主要入口时,仿佛穿梭回到80年代的新加坡。

我们当下决定,这就是我们的影片所需要的场景。

这座新村保存良好,村民们也非常地热情,使得我们的毕业作品得以顺利完成。

因此,2019年初筹备参赛影片《村》时,万孚新村便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

我们拍摄这部短片一来是为了让在乡村长大的新加坡民众回忆起他们的乡下时光。

新加坡都市化后的年轻一代都在钢骨水泥中长大。

因此我们也想借这部影片,向这群新生代介绍当时的乡下生活。

同时,我们也想从影片中展现,相较于我们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乡下的简朴生活也能带来如此多的欢乐。

谢侑宏(左起)、余欣平和欧玮倩代表设置团队领奖。

↓↓相关新闻↓↓

↓↓最近新闻↓↓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柔佛人头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村》(Kampong)

万孚华小

新加坡全国短片比赛

相关文章

柔佛人头条|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逾百义工疏散孤老救财物

柔佛人头条|延长封路 商家哀号 顾客不来生意大跌

柔佛人头条|巴西古当医院运作在即 商家期盼带动人潮经济

柔佛人头条|4年宽限期结束 无牌行医将检举 传统医师 快注册

柔佛人头条|逾50乘客抢先体验 ETS 从昔加末 出发了

柔佛人头条|4月1日起开放申请临时准证 五脚基允摆物品了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