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1日讯)本地感染源不明的新冠肺炎病例在过去两周不断上升,是否意味着新冠肺炎已在社区传开来?受访传染病专家认为,疫情目前虽未达到“广泛传播”的地步,但已逼近临界点,未来两个星期是关键。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顾问梁浩楠医生解释,一方面,之前长居欧美的国人及外国人入境新加坡,当中一部分人可能不太关注本地新闻,不清楚要提高警惕保持安全距离。
“他们当中一些可能没有本地医疗保险,生病时不愿及时求医,结果隔离之前,还在社区里活动。”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社区出现更多无症状感染者,染病了也不自知。
新国政府从3月23日晚11时59分起,禁止所有国籍的短期访客入境新加坡或在我国转机;只允许提供必要服务的工作准证持有者、以及他们的直系亲属入境我国。
梁浩楠指出,一个测量标准是,如果从3月24日算起的14天潜伏期后,即4月7日开始,我国若继续出现更多无关联病例,就能断定病毒已在社区广泛传播。
每日新增病例
另外,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亚太学会会长淡马亚(Paul Tambyah)教授也持类似看法,即“未来两周是关键转捩点”。
根据《联合早报》之前整理的数据,3月7日到10日,本地每日新增病例还处于6至12起的低水平,但到了周一(30日),每日病例却动辄30至40宗起。
周一的35起病例中,26起是没有旅行史的本地病例,而且新增3个感染群。
研究传染病传播模型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古阿烈(Alex Cook)副教授分析,尽管本土无关联病例数量上升,令人担忧,但迄今本地确诊病例仅占总人口的不到0.1%,还不算“广泛传播”。
他提醒,我国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进入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ORSCON)红色级别,但目前橙色级别最符合现状。
马上自我隔离
一旦知道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确诊,就应该马上自我隔离,而不是等到正式接获隔离令才这样做,受访传染病专家认为,这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
据淡马亚教授观察,一些国人明知身边的亲友已经确诊,却仍继续工作和社交,一直等到正式接获隔离令才留在家中,但在这期间,他们可能已感染冠病并传染给他人。
梁浩楠医生说:“一旦怀疑自己有染病风险,最好先自我隔离,这才是合乎道德的做法。我不建议大家等卫生部发出隔离令,因为他们要通知的病例接触者太多了。”
他建议,自我隔离者应该与家人,尤其是家中年长者,保持至少两米的距离,以及避免共用房间和厕所。
↓↓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