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白宁馨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昔加末31日讯)新冠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打乱肉鸡供应市场,肉鸡销量陷入低迷,养鸡业者以减产止亏损。
自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后,餐饮业营业受限制,以致对肉鸡需求量大减。
结果,养鸡业者们亏大本长达一个月,同时饲料原料涨价,增加了养鸡营运成本,导致业者不得不减少饲养的鸡只止损。

养鸡业者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在行动管制令实施初期,许多行业不能营业,餐馆、饮食业不能堂食,其中肉鸡销量大跌60%,跌破成本。
为了止损,一些业者们减少引进小鸡,有者减产20%不等。
“不过,随着开斋节肉鸡需求增加,加上有条件管制令让许多餐馆、饮食店恢复营业,肉鸡的销量有回升现象,相信这样的情况会持续改善。”
反观有者透露,行管令初期许多人囤积鸡蛋,导致鸡蛋需求量高,供应紧张。

“惟直到有条件行动管制令时期,出现鸡蛋过剩现象,以致有些商家低价抛售。”
他们举例,以前一托D蛋售价是9令吉,现在有些商家以3托10令吉低价抛售。

不过也有业者称鸡蛋销量在行动管制令期间下滑,因为许多餐饮业在行动管制令期间没有营业,而且开斋节许多巫裔减少购买鸡蛋,以及市场消费能力低所致。

本地饲料价调涨
养鸡业者指出,我国饲料原料皆须从国外进口,由于国外面对疫情冲击影响鸡饲料原料持续欠收,导致国内饲料价格调涨。
他们指出,目前虽未面对饲料原料短缺问题,但长时间下来恐怕会引发饲料短缺。

他们透露,饲料质量好坏也会影响鸡蛋素质,近来饲料素质变差,影响鸡蛋体积和素质。
“目前市场AA蛋和A蛋缺乏,B蛋和C蛋产量较多。除了受到饲料素质影响,近期这批蛋鸡是刚满6个月新母鸡,所下的蛋型较小。”
中型蛋鸡农场恐只能再撑半年
柔州内已无小型蛋鸡农场,现有十多家中型蛋鸡农场多年来苦撑着,如今疫情的冲击,恐怕只能再支撑3至6个月。
有关业者透露,由于中型蛋鸡农场产量不及大集团产量高,前者鸡蛋产量平均10万粒,而后者产量可逾百万粒。
“鸡蛋市场多是以量取胜,产量多所需成本就低,市价也受大集团打压,所以中型蛋鸡农场苦苦营运。”
他们指出,养鸡业其实面对许多困境,尤其在疫情期间仍需要确保市场有足够肉鸡和鸡蛋供应,而辛苦支撑营运。
“我们希望政府多关注养鸡业的困境,给予津贴和奖掖扶助养鸡行业,渡过难关。”

每周增10%成本
刘京桦(58岁,刘氏兄弟农场私人有限公司业者)
行动管制令实行后3个星期,饲料价格暴涨,至今仍处在高价格,增加了成本,而且疫情期间所需防疫和消毒成本,每个星期至少增加了10%。
这3年来我面对亏损,做得很灰心。
为了减少亏损,我减产自救,从以往每天生产60万粒鸡蛋,减至20多万粒鸡蛋。

冀政府补贴业者
刘佳龙(42岁,柔州中小型家禽业总会会长兼LKL Pourtry Farming业者)
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养鸡业者们在生意严重受打击下,依旧为国家提供足够的粮食供应,却此行业未获得政府的支助。
希望政府听取养鸡业者们的诉求,给予补贴或奖掖政策扶助养鸡行业,也鼓励新一代养鸡业者转型。

销量比往年少10%
黄添灯(71岁,源成贸易业者)
行动管制令初期肉鸡需求量大跌,亏损约一个月,开斋节后的肉鸡销量虽有回升,但比往年销量少10%至20%。
现在大家不知疫情何时会结束,因此现在很难预测未来肉鸡的销量。

↓↓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