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狮城焦点

新加坡

新国CCB

小红点

美国利益

误解新加坡

文 文 文

华人国家?不如邻国?疫情失控?被误解的新加坡…

听到“”三个字,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她的理解有多深?你知道“”的苦衷吗?

》杂志(The American Interest)创始编辑亚当·加芬克尔(Adam Garfinkle)日前在美国保守派新闻和评论网站The Bulwark刊登了一则以《》(Misunderstanding Singapore)为题的文章,探讨中西方国家对这座岛国的观点是否成立。

加芬克尔过去10个月居住在,此次是他第三度访新,目前是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的特聘访问学者。

在他的眼中,中方、欧洲及英国,还有美国如何误解了

你眼中的新加坡,又是个怎样的国家?(互联网图)

是个“华人国家”

加芬克尔提到,由于四分之三的公民是华人,中国人就假定是“华人(中国人)国家”(Chinese country)。某种程度上是,但在很多层面上不是。


他指出,是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但在地理上不属于历史中国一部分的国家。在建国历程中也与中国截然不同。

不过,加芬克尔提到,当外交官和政治家向中方官员强调是个多元种族和宗教的社会时,对方一般只“微笑然后看看手上戴的劳力士手表”。

“以邻为壑” “不闻不问”

加芬克尔指出,不论是英国内的“脱欧”还是“留欧”派系,还是其他欧洲地区,近年来在形容脱欧后的英国时,喜欢用“北海上的”或“泰晤士河的”这样的比喻,意指英国会实行以邻为壑的政策,为了自身利益,不顾过往伙伴。

在这方面,欧洲的一些观点对的指责包括环境标准、劳工权益和食品安全,认为在这些方面都做得不如邻国好。

此外,加芬克尔也指出,欧洲和英国认为对流入的资金来源、经转的货物等,都采用“不闻不问”的态度,吸引了大量资金,而且建起了世界最大的海事转运中心。就连外国企业涌入,也是因为的公司税率低。

加芬克尔驳斥这样的说法,认为的吸引力并非上述那些“好处”,而是在于充足的人力资本、清廉、安全、财务和政治稳定,国家也愿意自我投资。

加芬克尔甚至提到,若从一个功能角度看待,她更像一个有国旗、联合国席位和国歌的跨国企业。

专制国家

他也提到,是走“受管控”民主路线,反对党几乎不可能当权。

有鉴于此,这当中有美国人无法容忍的一些限制。但居民仍享有自由,且只要不逾越煽动和破坏社会包容的界限,要读、要说,要写什么都可以。

加芬克尔说,只要到访过,就会明白其中原因,毕竟碍于地点和多元种族的人口,缺乏美国所享有的外界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缓冲。

年轻一代虽会埋怨缺乏政治声音等,但目前还未到临界点。

有死刑和鞭刑

加芬克尔直言,这是事实,但美国其中30个州也有死刑。

是个监督国?但警察在哪里?你很少会看到他们,或许他们都在监督闭路电视画面。在,电眼无处不在。

这也是为何任何年龄的妇女不论日夜,都可以自由外出,不用担心遭侵犯。这也是为何这里几乎不见涂鸦或公共设施被破坏。

疫情管控失利

加芬克尔指出,美国媒体近来报道的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飙高,但这样片面的报道具有误导性。数据不骗人,但单靠数据,忽略相关的社会情况也不见得很聪明。

他提到,政府尽可能控制疫情,或许唯一的“失手”关乎客工宿舍。这也是美国媒体曲解的部分,这些媒体并没有报道出客工宿舍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与其他人口是区分开来,客工因此并没有成为病媒。

加芬克尔指出,每100万人中,有四个死亡病例,但在美国却是306起,而这才真的是不骗人的数据。

不少网民阅读加芬克尔的文章后,都认为这是个有趣的文章。国会议长陈川仁也有感而发。他在面簿贴文中说,“我会说的是,这是我的国家,我的民族,不是个企业。虽然不是完美无瑕,但我们会倾全力治理她。没什么好羞愧的。这里有我引以为傲的温情与精神,我们需要将它发扬光大。”

一个人对一件事总有自己想听和想看的一面,是了解还是误解,是看你用哪个角度。你怎么看加芬克尔的这篇文章?

文/联合早报

⬇⬇ 最近新闻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新加坡

新国CCB

小红点

美国利益

误解新加坡

相关文章

泰勒丝后到女神卡卡 演唱会经济再引爆新加坡

Lady GaGa 5月唱进新加坡 确定连开4场

狮城近20年最高纪录 去年逾3000餐饮店倒闭

太阳活动高峰期 见极光概率增 北欧旅游团多30%

新加坡房屋太好卖 市场忧政府再度打房

不是AI工程师或经理 新加坡最受欢迎工作是这个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