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刘福来

(麻坡25日讯)老杂货店传统饼乾零售,怀旧民众找回童年回忆,品嚐古早味。
相信很多70年后80年后的民众都曾有过,儿时吃饼乾当早餐的经历,将饼乾沾进父母冲泡好热腾腾的咖啡或美禄(MILO),抑或是口裡边啃着饼乾边喝咖啡的滋味。
但随着社会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变得多采多姿,饼乾已不再是人们唯一最经济的早餐选择。

本地百货商场、超市和霸级市场也少见饼乾零售,唯有在一些硕果仅存的传统老杂货店裡,仍坚持着这一传统经营,叠起一桶桶的饼乾,让民众得以找回童年回忆。
漒迷你市场业者赖治漒(50岁)指出,传统饼乾零售虽已过时,但还保有一定的市场,所以还能坚持到现在,不被时代所淘汰。
他说,虽然工业社会饼乾生产多样化,包装与价格相对高昂,但传统零售的饼乾却相对来得便宜。


“儘管,外表包装设计没有现代饼乾的华丽和讲究,但传统饼乾口味始终如一,且选择也多样化。”
他说,传统饼乾基本共有25种口味和选择,包括巧克力威化饼(俗称冰淇淋饼)、马里(MARIE)饼、苏打饼、咸饼(俗称奶油饼)、迷妳小苏打等最受欢迎。

“尤其,牛耳、排骨饼、虾条民众儿时的零嘴,至今仍旧是民众的最爱,其中,花饼则是华人普遍用来祭祀,因为饼乾上有一层奶糖,所以民众一般也会购买,当成零嘴哄骗小孩。”
他说,饼乾零售仍有一定的市场,顾客主要为一些工厂、银行、成衣工厂、办公室、学生、甘榜居民,作为早餐、下午茶点和待客零嘴,而中元普渡期间饼乾销量也比较好,一般社团或神庙每年都会10桶至50桶装的大量採购,以作为盂兰胜会供品或回馈善信的平安礼盒福物。

准备给员工
谢麒安(39岁,發展商)
通常公司裡习惯准备一些饼乾给员工,以在下午休息时段作为茶点,慰劳员工的辛劳。
选择饼乾是因为它有营养,比较实际能饱腹,也比较经济。

当成零食吃
苏广材(49岁,商人)
偶尔嘴馋会想念儿时吃过的牛耳、排骨、虾条,常常会买来当成零食吃,古早中带有怀旧的味道。
现在有饼乾零售的杂货店已经不多,如果渐渐在时代的洪流消失,我们恐怕以后也很难找到类似的回忆。

还是有市场
吴瑞良(58岁,顺發兴杂货店业者)
我们做饼乾零售已经60多年,现在还是有市场,80%顾客主要来自街坊、清真寺、附近工厂、门市商店等。
饼乾零售一般消费都不贵,虽然口味不同价格不同,但基本半公斤或一公斤售价都维持在1令吉50仙至10令吉左右,很多民众基本都消费得起。
↓↓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