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柔佛州务大臣拿督哈斯尼体恤人民在疫情期间生活不容易,曾要求地方政府为人民提供援助,包括提供经商空间,执法时也必须更具同理心。
他希望执法人员或官员的出现,不会只令人民害怕,相反的会受到人民欢迎。
当时觉得,虽然莫名奇妙地换了政府,但这大臣看起来还是挺好的,至少“懂民”。
大臣这番话是9月巡视新山市政局大厦时所说的,讽刺的是才两个月,人民看不见市政局执法人员的同理心,反倒是执法行动疑点重重,大臣被打脸,而且巴掌声很大。
新山市政局最近拆商家招牌的举动,主要是针对招牌中文字体大过马来文字,引起诟病。
第一,在第三波疫持续严重之际,竟多次大阵仗行动。被拆招牌的商家不少是营业好几年,为何之前不动手,现在才来动手?
第二,有商家指执法人员仅口头上警告后,便下令商家24小时内更换招牌,市政局究竟有没有提前发通知信,并给了商家足够宽限期和上诉机会?
第三,招牌中文字不能大过马来文字,但用中文设计的商标呢?商家花了上万令吉设计的商标和申请注册,却无法显著地挂在店前?
柔州广告标识公会会长朱金江告知,如果相关商标已有完整的申请获批信函,可到市政局上诉。那被拆掉商标牌子的商家上诉成功,是否能获得赔偿?为何市政局对商标和招牌字未搞明白,就动手拆招牌。
另一边,麻坡市议会的广告招牌也推新规定,须置放爪夷字,现在嘴上说着“不强制”,只怕哪一年哪一月,又拿着这标准去拆招牌。
对广东人来说,“拆招牌”有羞辱店家声名差的意味,如今看来最该被拆招牌的,或许是政府本身,疫情控制不住,经济搞不好,一塌糊涂。
——柔州副采访主任苏莲珍
↓↓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