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刘美娇

(东甲3日讯)因疫情失业的青年传承母亲传统糕点手艺,让“勺子饼”回归,让东甲人重温记忆裡的老味道。
顾名思义,“勺子饼”即是使用勺子充作模,製作的炸饼,由于“勺子饼”的馅料是沙葛,也有人称之“沙葛饼”。
这种现今已难寻,接近失传的传统糕点或小吃,是许多东甲人尤其年长一辈感到非常怀念的味道。

这也是因疫情回乡创业的东甲青年朱顺發(38岁)及母亲郑雅盛(65岁),不时怀念的老味道。
她因为太想念儿时吃过的这类小吃,在婚后凭记忆和好厨艺,自行下厨准备材料,学习用勺子炸饼,出乎意料找回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郑雅盛就读小学时,邻居阿姨即是售买这类传统炸糕的摊主,当时每块5分钱的“勺子饼”,是她携带到学校填饱肚子的糕点。

但自从邻居不再售卖这炸饼后,郑雅盛也有20多年没有再品嚐到“勺子饼” ,直到嫁人生子后,她成功研發到“勺子饼”,还把这类糕饼及各种传统糕点送到工厂兜售赚取家用。
随着孩子长大,她也停止售买糕点,“勺子饼”又消失了二、三十年。
去年行动管制令期间,从新加坡回国的朱顺發想要创业,母亲建议儿子售买各种糕点美食,让“勺子饼”重新回归,许多人也能够重温传统味道。

在饮食业打滚逾10年朱顺發,对“勺子饼”的印象就是,它是家裡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茶点小吃,但他从来不知道这炸饼是怎麽做的。
他认真跟母亲学习这传统糕点的制作方法,趁着管制令在朋友群广销这东甲人曾经熟悉的味道,出乎意料获良好反应,订单不断,甚至创下一天製作400个“勺子饼”的记录。

最简单食材 藏古早味
“勺子饼”的食材仅是面粉与沙葛,这一道最简单食材的糕点裡,却藏着最朴实的古早味。
朱顺發指出,热腾腾的“勺子饼”上锅时,吃起来香又脆,冷却变软时,能吃出沙葛香味,让品嚐的老人重温儿时回忆,也成功掳获大人小孩的的胃,老少皆宜。
在朱妈妈的记忆裡,“勺子饼”馅内的沙葛,就只有沙葛,他们母子俩每天新鲜翻炒沙葛粒,并放入盐与味精粉调味,再来准备面粉浆湖,然后使用勺子一层面湖一层厚厚的沙葛再铺一层面煳,即可下锅炸。

在朱顺發的用心学习下,他已传得母亲的好手艺,但在如何让面湖下锅后如何每一次都完美脱模方面,仍有待努力。
他说,这类传统小吃必须纯手工製作,且最考验在如何控制油温与糕点脱模部分。
他说,疫情让他有机学习到这传统糕点的製作方法,每次顾客回头加单,告诉他家人朋友都爱吃,都给予他极大鼓励,并计划日后能把“勺子饼”生意扩充,让更多人认识及品嚐到这个传统小吃。
↓↓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