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吴菊君
摄影:张来星
(新山8日讯)在士姑来地区,金山园夜市因邻近设有大专学府及为住宅区包围,吸引不少年轻小吃摊贩“进驻”摆卖各种台湾或日本小吃,本土美食摊也不遑多让,满足了不同阶层人士的味蕾。
由于夜市位置靠近南方大学学院,使之成为南方大学学院生最常逛的夜市,说起金山园夜市,相信不少南院生对该夜市的美食,了如指掌。

该夜市就设在士姑来金山园英比安恩马斯5路(impian emas 5)。
随着金山园及邻近花园如实达热带花园人口不断增加,该夜市每到周四下午,四周都泊满了车辆,水泄不通。
这具有规模的夜市拥有200个小贩摊位,以华裔摊贩居多,居住在邻近的学院生及居民,都会前来解决五脏庙;夜市营业时间为每周四下午4时至晚上10时。
(本报张来星拍摄)
除了售卖各种小吃及美食,夜市也有蔬菜摊及瓜果摊等,价廉物美的蔬菜瓜果,让不少家庭主妇满载而归。
◆◆ 每日手工制作
(一)亚烈包点:叶子梅大包、鸡窝包

亚烈包点售卖各类包点及烧卖,其中最捉人眼球的莫非是内陷丰富的叶子梅大包,由于分量较大,一般要2人才可吃完。
叶子梅大包的里面陷料包括肉碎及鸡蛋等,一粒售价5令吉50仙。
另一个最受欢迎的就是鸡窝包,鸡窝包内陷有咸蛋、鸡肉、叉烧及香菇。
摊主庄瑞彬(30岁)说,该包点的中央厨房设在士姑来大学城,每日提供新鲜的手工包点。
◆◆ 配饭粥 当零嘴
(二)手工住家炒花生和江鱼仔

从事流动小贩20多年的曾锦文(41岁),在家自炒花生和江鱼仔,食客可用来配饭、配粥或当零嘴也可。
摊主选用的是山东花生和越南花生,为让售卖货品多样化,摊主也配搭售卖爆米花和薯片等。
◆◆ 非每周都出现
(三)怡保马来糕

这摊马来糕并非每周都会出现,只有老摊主将新山纳入“销售时间表”,食客才能一尝这传统的马来糕。
来自怡保的老摊主朱益华(62岁),平时全马跑透透,每到一个地点只会逗留两个星期,之后便会迁移到其他州属售卖。
所以要一尝他们家的马来糕,只能碰碰运气。
◆◆ 研发3新口味
(四)台湾地瓜混球

为了让地瓜球看起来更加五彩缤纷,摊主自己研发3种新口味,即紫薯、巧克力及抹茶。
年轻摊主说,他们在爆发疫情之前,特地飞往台湾学习如何制作和油炸地瓜球,正准备开业时就遇上行动管制令。
他们才于去年9月在夜市摆卖地瓜球,因地瓜球卖相诱人,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 炸物种类繁多
(五)阿里山炸鸡排

除了原味台湾香炸鸡排,为符合年轻人爱吃多种炸物的口味,摊主在过去十年里,陆续推出多达16种炸物。
这些炸物,包括盐酥鸡、盐酥花枝圈、盐酥鱼、无敌大热狗、甜不辣、黄金芝士系列、咸蛋流沙鱼泥丸、虾酱炸鸡翅、酥炸鱿鱼、炸干贝、甘梅地瓜及杏鲍姑等。

尽管选择种类繁多,但炸鸡排还是稳坐人气榜的第一名。
◆◆ 烧烤提升风味
(六)麻坡乌达

乌达配饭吃是大马人的用餐特色之一,经过烧烤的乌达提升了乌达的辣度及香气,配上一碗白饭,直叫人吃得过瘾。
在新山居住20多年的摊主刘燕玲(52岁)是麻坡人,年轻时和婶婶一起研究如何制作乌达,她所售卖的乌达馅料丰富,计有鱼头、鱼蛋、鱼混虾肉、鱼碎及鱼片乌达。
摊主说,一般民众会购买鱼片乌达,但有一些食客会偏好鱼头肉的乌达。
虽然有人手帮忙制作乌达,但摊主坚持小量生产,维持品质。
◆◆ 夫妻自调酱料
(七)章鱼烧

这家章鱼烧是一对夫妻档经营,在夜市售卖章鱼烧有十多年,为与其他章鱼烧摊与众不同,这对夫妻档自调酱料,也精挑细选洒在章鱼烧上的柴鱼,以让章鱼烧看起来更加美味可口。
这类小吃掳获不少年轻学院生,但一些家庭主妇或长辈开始受孩子和孙子影响,也能渐渐接受,使顾客群更加多样化,而非仅是年轻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