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摄影:谢心昉
(新山11日讯)端午粽飘香!安娣传承家婆的传统裹粽手艺,加上特别配料大红豆为粽子加分,趁着端午节将至,安娣将粽子送到议员办公室和老人院分享。

来自笨珍的66岁妇女蔡锦碧,从多年前开始跟着下南洋的家婆学习裹粽手艺,原本家婆传承的粽子,配料有卤肉、栗子、冬菇、虾米和咸蛋黄等。
她说,为了让粽子多一种口感,她和家婆约在20年前尝试在咸肉粽内添加大红豆,为韵含着浓浓古早味的粽子再加分。

蔡锦碧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一般市场上常见的咸肉粽,通常只是以咸料为主,很少会有咸料再加上甜甜的大红豆。
“加上大红豆的咸肉粽,不单可以减少油腻,也添加了一种口感,而且市场少见,是一种特色粽子。”
她强调,端午节是传统节日,每年都少不了粽子,她不希望让家婆的传统手艺失传,所以便向家婆学习如何裹粽。

为了不让家婆的手艺失传,她更将手艺传承给女儿,女儿也有兴趣学习,传承到第三代。
从准备配料到把粽子煮熟,需耗时5至6小时,她在女儿的协助下,每天大约可裹200粒粽子。
“因为肉块需要卤过和炒过、还要清洗粽叶和准备其它配料,所以整个过程需要耗时5至6小时,但每次女儿都会帮忙。”

蔡锦碧说,每年的端午节前夕,她和女儿都会裹粽送给亲友们享用。
她说,有亲友品尝过她裹的粽子后,会问她有没有售卖,但其实多年以来,她都没有对外售卖。

“如果真的有人想要购买,可以询问一下,若情况许可会接单。”
另外,蔡锦碧也配合议员办公室,把粽子送到老人院供长者们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