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刘彦运
(新山22日讯)3次行动管制令,每次求助的个案类型不同!
去年3月18日,政府实施第一次的行动管制令,当时虽然全面封锁,所有的经济领域几乎停顿。不过,当时许多打工一族虽然暂时没有工作,失去收入或收入减少,但是大部分人还有一些储蓄,基本上可以支撑。
当时,国州议员办公室或政党接获的求助个案,大部分是来自在新加坡工作的越堤族,要求协助申请回国奔丧、妇女怀孕待产及回国与家人团聚等,至于申请物资援助的个案还不多。
后来到了今年,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2.0时,我国和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互惠绿色通道(RGL)或周期性通勤安排(PCA),允许部分越堤族或经商人士在遵守标准作业程序的情况下,往返马新两地。越堤族的求助个案少了,不过,网络诈骗案或网络贷款欺骗案却增加。

而行动管制令3.0后,生活困苦、失业寻求物资援助,甚至失业的个案急剧上升。
尽管柔佛州已进入国家国家复苏计划第二阶段,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类似3次的行动管制令求助个案会持续增加。

马华公共服务与投诉局副主任蔡建文接受《中国报》访问时就指出,很明显的,在行动管制令2.0时,接获的网络诈骗案或网络贷款欺骗案明显增加。
他说,人民的生活压力明显加大,要求物资援助的个案也开始增加,尤其是退休人士或独居老人。
“不过,行动管制令3.0后,失业的人士明显增加,很多是失业的青年或中年人士,因失去工作,也要求物资援助。”

MCO 3.0后失业者激增
行动党士都兰区州议员曾笳恩指出,行动管制令1.0,许多人民虽然无法工作,但是还有一些储蓄,还可以支撑;行动管制令3.0后,许多人储蓄用完,失业人士也急剧增加至少50%。
曾笳恩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从去年的第一次行动管制令到今年的第三次行动管制令以来,人民已经越来越穷,求助的个案越来越多。

“第一次行动管制令的时候,许多人还有一些积蓄,还可以支撑,如今已经将近两年,很多人的积蓄已经用完了,需要援助。”
他指出,今次的行动管制令觉得人民更加辛苦,尤其是失业人士增加许多,很多人都无法负担租金、房屋供期,甚至连三餐都成问题。
“一些失业的散工确实连三餐都没有着落,需要政府及社会的援助。”

郑凯聪:失业者上门求职
行动党士乃区州议员郑凯聪披露,第三次行动管制令后,有许多失业人士上门求助,希望获得介绍工作,甚至做散工也不介意。
郑凯聪受访坦言,也有许多失业人士上门求助,希望能够介绍工作给他们。
“我们也一直留意,如果有适合的工作机会或散工,都会介绍给上门求助的人士,协助他们获得一些收入。”
他也指出,需要物资援助的已经不分年龄或种族,各族群都有许多要求物资援助的个案。
“行动管制令3.0后的求助个案,几乎增加一倍,可见人民已经非常辛苦。”

黄勃扬:每天几乎可送出100份
行动党古来区国会议员张念群的特别助理黄勃扬指出,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行动管制令3.0,求助的个案几乎增加一倍。
他说,尤其是在米粮等物资方面,每天几乎可以送出100份,而且这个求助的趋势还会上升。
“早前一些人‘升白旗’求助,其实这些人士当中,有些不但断粮,而且已经没有收入,水电费也拖欠几个月,甚至可能断水断电。”

黄勃扬受访时认为,如果政府只是推动食物篮计划,派物资给弱势群体,只能够暂时解决燃眉之急,无法长远解决问题。
“唯有抗疫成功,才能够解决问题。”
古来前任村长吴柏松指出,他也接获一些居民的求助,其中一户在陈玉凤村的贫穷居民,要求物资援助。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关注贫苦大众的困境,寻找方案解决问题。”

辅导师:求助者越来越多
心理辅导师林保如博士指出,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以来,因经济问题、生活压力问题及失去亲人问题而寻求心理辅导的个案有增无减,最近更是越来越多。
他说,有时一天内有3人或4人寻求心理辅导,最近一些失去亲人的个案,确实令人感到心酸。
“有些个案是一个家庭,突然失去几个家庭成员,这些都是相当棘手的个案。”
林保如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他从事心理辅导近30年,从来没有像现在感到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他说,目前他主要是通过线上给予辅导。
“我不习惯进行电话辅导,通过线上辅导,能够看到对方,才能够准确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