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日讯)个性低调的陈洁仪,三个月前开设了Instagram账号,分享生活点滴,包括务农的乐趣。她说,敞开胸怀接触新媒体、新嗜好,是疫情带给她的改变。不变的是,她对歌唱的热爱,以及面对年华逝去的豁达。此刻的她,散发熟女的魅力和智慧。
她变了!她变了?
新加坡乐坛天后陈洁仪今年8月1日开设Instagram(IG)账号,让粉丝相当惊喜。事因个性低调的她,眼见圈中好友孙燕姿、蔡健雅、林俊杰等早已活跃于IG好几年,却一直不为所动,没想到终于开了账号。
她变了!她也抵挡不了社交媒体这个花花世界!许多人不免有这样的反应。
但她真的变了吗?与陈洁仪深聊之后发现,在变与不变之间,她其实清楚地画出一条界线。
约陈洁仪做访问时,新加坡冠病确诊病例每日3000多起,她要为下个月中的演唱会做准备,不时还要去探望爸妈,以防万一,她提议用Zoom的形式做访问。
用Zoom做访问,是疫情下的新工作常态,这不也是一种改变吗?但即使透过屏幕,我依旧能感受到她的真诚、亲切与活力。镜头一打开,她立即如我们每次见面一样,热情地打招呼“嗨,瑱玲!”
她坐在书桌前,轻松自在地与我聊着,说到最近热爱的农作,眉飞色舞;说起独住的生活,又变得感性。就如每一次和她做访问一般,我被她的正能量感染,也被她的一些话触及了思考神经。
这样的访问氛围,恰恰呼应了我们的主题:变与不变。
疫情推动下开IG账号
她愿意改变,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但一些原则,无论何时,绝不妥协。
对陈洁仪来说,开IG账号纯粹是一个实际的决定,是一个工作的需要。她指出,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个沟通方式,要与时并进才能跟他人沟通,而社交媒体是现今时代一种不可忽视的沟通工具。
她说:“作为一个表演者,我很喜欢跟我的观众和粉丝沟通。我会分享一些照片,还有我的想法,和他们交流,但不表示我生活在一个鱼缸里。你每天发贴文不表示你在沟通,你只是在不断地曝光自己的生活,但你有话要说吗?”
她也强调:“我的内心是没有改变的,我还是很注重自己和身边人的隐私,所以我不会发家人的照片。我也不喜欢什么都放在社媒,例如在哭的画面,有必要吗?”
疫情其实也推动陈洁仪开IG账号,她说:“疫情期间感觉很封闭,尤其我一个人住,与世隔绝,所以有了动力去做这件事。”
使用IG三个多月了,陈洁仪笑言:“我只追踪几十个人,但常常刷了10分钟就觉得疲累,因为信息很多。我也跟自己说,我不会陷进去。”
她的确没有“陷进去”的迹象,大概每两三天才发一则贴文,内容包括到农场当义工,第一次做线上直播,喜欢的食物,新歌介绍,为“世界防治乳腺癌关爱月”做呼吁,以及最近的演出。
陈洁仪多年来有一个面簿专页,都是工作人员在打理。访问时,在线上的助理忍不住爆料说陈洁仪对社媒有多陌生。两年前,台湾主持人黄子佼问陈洁仪:“你的面簿是什么?”陈洁仪回说:“kitchan.com。”让黄子佼一脸错愕。
“哈哈哈!我记得!”陈洁仪听了也爆笑。“所以你看,我不是一个社交媒体人。”
参加《我是歌手》因心态改变
她愿意改变,只要她认为出发点是对的,只要她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陈洁仪曾在访问中说:“你一旦成为一个专业歌手,你就是一个专业歌手,无须比赛。”所以她不参加《我是歌手》这类综艺节目。但她后来参加《我是歌手3》,因为她调整了心态。
当时她的一个朋友鼓励她,说这个节目让真正喜欢唱歌的歌手表现自己,只要歌手本身心态对,这就不是一个比赛。她看了前两季的节目也发现,只要得失心不重,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舞台,也可以让歌手找到新观众。
陈洁仪认为,“上这样的节目没有问题,只要你自己懂界线在哪里;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老实地跟制作组说。参加《我是歌手》时,我跟导演说我不相信比赛,他说你就不要当做比赛,那只是一个节目形式。我说我不喜欢真人秀,你不要给我一个剧本,他说你不要我就不给你。我起初的确很抗拒,后来发现是可以沟通,达成共识。”
既然有了《我是歌手》的经验,那《乘风破浪的姐姐》如果来邀约,会否点头?她显然不再抗拒,“我没有看这个节目,但我喜欢它的概念,很像我以前念戏剧学校的生活。戏剧是团队活动,但跟他人合作的同时,也要懂得突显自己,这个节目就是这样。其实我虽然是歌手,但内心是一个剧场人,让我深切有感受的是戏剧演出,所以我对这个节目有共鸣。”
因疫情爱上农作
改变,除了按照自身的意愿,也有因为疫情而产生,她也从变化中更加看清自己。
陈洁仪发现疫情对她生活的影响是双向的。她曾为私人理由出国,履行了三次隔离,包括有一次是21天,而她完全没有无法适应的问题,这让她发现自己变得更可以独处,但同时,她和邻居的关系也拉近了。
她分析这可能是一种心理作用。“我有点像猫,你不可以主动接近猫,要等它接近你,而当我知道人家不能靠近我的时候,我反而敢去靠近他们。疫情期间,强制的安全距离给了我安全感,让我愿意去交朋友。我住的单位对面是一个年长女士,我觉得应该关心她,就主动释出好意,另外两户家庭,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始,但有一天我就提出交换电话号码,有个照应。”
她最近爱上农作,到一家农场当义工,这也是在疫情期间发掘的新喜好。她分享道:“我以前对农作没有兴趣,家里也没有植物。之前去瑞典,住在一间生态木屋,那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厕所在外头,是堆肥式厕所,农场采用朴门永耕(permaculture),这一切让我深感兴趣,回来后就去当义工。疫情也让我觉悟,我们要能够喂饱自己,这是生存本能。”
谈起农作,她精神抖擞,“我昨天只睡了三个小时,但今天早上还是去农场。我们种白菜、蕹菜、菠菜、羽衣甘蓝(kale),我喜欢触摸泥土的感觉,也喜欢跟其他人一起劳作,是很疗愈的体验。我现在也在家里种一些香草,甚至有一个梦想,拥有自己的农场。”
重返舞台的喜悦
疫情对她的另一个影响,是无法演出。本地8月中放宽演出条例,若出席者都完成冠病疫苗接种,可允许多达1000人出席。她上个月终于重新站上舞台开唱,一连三晚的商演让她直呼:“感觉很棒,也更珍惜。一开始有点担心能否习惯这么空的观众席(观众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但一两首歌之后就适应了。但我还是喜欢看到观众的样子,戴着口罩,我不知道他们的表情到底是什么。”
下个月,她将再办三场售票演唱会,会呼应圣诞节,充满温馨气氛。她感慨地说:“我们在疫情期间被隔离,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根蜡烛,当大家聚在一起,烛火会更明亮,更温暖,所以演唱会取名‘再次点燃’(Reignite)。”
疫情给陈洁仪最大的感悟是,我们需要的真的不多。她说:“如果疫情期间,你没有让自己的内在精神更丰富,就辜负了疫情要教会我们的事。我很乐观的,我会尽我所能去逆转生命给予的难题,像疫情夺走了我的外在生活,我就加强自己的内在精神。”
智慧随年龄升华
年龄的数字在改变,但她直言不怕老,甚至越活越年轻。
在9月度过49岁生日的陈洁仪,自认对很多事情还是充满好奇,也喜欢跟年轻人谈话。对于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她豁达地说:“我很期待。其实我每次从二到三到四字头,都很期待,总觉得转角会有更多的人生乐趣等着我。”
她说很多比她年轻的朋友很害怕变老,并好奇她为什么不怕?“我认真去想,只要每一天都活得忠于自己,就不会害怕老去。我看过一些人过着他们认为应该过的生活,而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我不会这样。”
顿了一顿,她笑说:“可能要70岁时我才会怕?我总有一天会看起来像一个老人啊,那会是一个尴尬期,但我一旦接受自己是一个老人,就ok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充实,陈洁仪也从中提炼出智慧和情商。
如今单身的她,有过孤独的时候,不过现在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她回忆:“四年前刚开始自己住的时候,觉得孤独,后来朋友介绍我读探讨孤单(aloneness)和孤独(loneliness)的书籍,要怎么做到孤单但不孤独。我花很多时间修炼心灵,也开始一个人散步,逼自己一个人到餐馆用餐。”
关于爱情,她也在修炼。“到了这个人生阶段,我发现恋爱时也要保留自我,当你保留自我时,你可以为这段感情奉献更多,因为一开始你就是爱上对方的样子,那为什么时间久了都模糊了,然后开始埋怨对方不是你认识的那个人?两个相爱的人应该像两棵树,虽然它们的根盘绕在一起,但它们还是两棵树。”
40岁之后才绽放
年龄就像酒,越陈越香;现在的陈洁仪,洋溢着浓浓的熟女魅力,气质优雅,自信自爱,有内涵,有智慧。
她认为自己这些年最大的改变,便是愿意敞开心扉,“我以前很封闭,我花很长时间,大概10年吧,才对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感到自在。转捩点是2007年我去公关公司上班,在那之前,我是直接从学生变成歌手,而我性格内向,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我觉得那是一个不适合我的成长方式。到了职场,我变成一个正常人。”
2011年她重返歌坛,发了《重译》专辑,让媒体感觉她脱胎换骨。她说:“我是慢热慢熟,我觉得我40岁之后才绽放。”
绽放后的陈洁仪,散发光芒,散发能量。她说:“这49年,我获得很多,所以现在的我能够给他人能量,也很乐意付出。这些都是年纪越来越大才有的体会,所以我享受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