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摄影:刘美娇
(麻坡5日讯)麻坡又辟新景点,红树林中建造生态步道,让民众漫步于丛林中,感受大自然的奥秘。
配合麻坡生态旅游与低碳城市计划,巴冬邻近一座传统甘榜巴力卡欣(Parit Kasim)一座红树林内,已搭起一座小木桥,准备带领民众走入茂林观赏红树林生态。
这座近期被发掘并被麻坡县署列为旅游发展项目的自然美景,料将成为全新的打卡秘境,引来观光人潮,令人期待。

这也是继丹绒哥打邦公园之后,另一座红树林景区,而如火如荼施工中的木桥搭建工程,预计本月底竣工,下月全面开放给民众参观。
《中国报》在工程负责人兼生态保护工作者拉欣(34岁)的带领下,进入这座树根长得密密麻麻的丛林探索红树林,了解自然生态。
此全长350公尺的生态步道,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阶共150公尺长的小木桥搭建工程,目前已完成约80%。

该步道进口处于甘榜渔船停泊的码头处,桥头两旁已可见两排茁壮的红树迎接,沿着小桥走进树林,则可以欣赏各种红树种类,包括正油红树(Bakau Minyak)、红茄冬(Bakau Kurap)及约十种类沼泽树种。
他指出,在不破坏红树的情况下,步道的设计弯弯曲曲,且越是深入越有“惊喜”,主要红树密集区的景观更令人叹为观止。

花费数个月深入了解该丛林生态与水位、水流及周遭动物栖息状况的拉欣,也在步道中设分叉路,以让游客停步静观或拍照。
他披露,这座红树林种植超过1000棵红树与其他树种,无论在涨潮或退潮时期进入这座神秘的树林,都可以感受到红树的魅力,大自然的情怀。

涨潮拍美景 退潮看沼泽生物
涨水高涨时,最适合在树林与大海相映的美照。
当然,在退潮时,民众则可以惊奇发现沼泽中的各种珍稀生物,如螃蟹、滩涂、鸟类等。
拉欣受访时作出上述建议。
他说,经多个日夜守候,该红树林并没有出现野狮群或蛇类,为此合适在林中辟一条步道,打造生态旅游景区。

提高保护红树意识
巴力卡欣红树林区,不仅将成为新旅游景点,也为提高民众对红树的保护意识。
麻坡县长慕斯达法接受《中国报》访问指出,此由当地社区负责执行的项目,别具意义,主要工程提议、发展方向、甚至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都由村民亲力亲为,增加“归宿感”,共创和谐社会。
他说,此工程不单是为了促进麻坡生态旅游,更重要是教育社区与民众环保的重要性,共同落实红树保育工作。

景区发展拟至巴冬海边
巴力卡欣景区发展计划料延伸至约两公里外的巴冬海边。
巴冬彭古鲁莫哈末阿菲占受询时指出,此发展计划将持续推展,预计5至8年后能与巴冬景点“相连”,成为麻坡著名生态旅游区。
他强调,红树林保护着沿岸村庄不受海浪侵袭,身为社会一分子,皆有责任尽力保护它们,为此希望此片红树林被宪报为保护区。

他希望民众深入了解红树林的重要性,同时计划展开种植红树活动。
莫哈末阿菲占指出,该区也将成为大自然或红树研究员及大学生的采集保护与研究地点,以保护珍稀濒危的红树。
他透露,在红树林盖建步道是首项目,随后沿巴力卡欣河岸将获建造渔池、水上码头、观景台、河滨美化等。
另外,拉欣则建议,该区也适合展开萤火虫养殖发展计划,添加吸引点。

居民冀带动小村发展
居民期待红树林景区带动小村发展。
渔民莫哈末利占(41岁)指出,因为巴力卡欣沿海一带的一片红树林的保护,该村的房子才减免受到大涨大浪的侵袭。
他说,这片红树林应该被列为保护区,而居民必合力捍卫。
他指出,近期已开始看见本地市民及游客到该甘榜探索红树林生态之美,村民都表示观迎,但希望大家不要去破坏生态。
他期许生态旅游发展计划带来许多商机,如饮食店、土产店及水上德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