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文:逢雨必灾,可有对策?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叶秀文:逢雨必灾,可有对策?

    每次乌云密布,必让我神经紧绷,深怕等一下轰地下起大雨,不知道哪里又突然淹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这两年情况是越来越严重,去年1月是新山及哥打丁宜一带严重水灾,今年1月则是昔加末、麻坡和东甲受灾,还夺走了一名园主的性命。

    逢雨必灾,下起大雨不久,不只是低洼地区淹水,大城市也在瞬间沦为泽国,成了每个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要学会与病毒共存已经够可怕,难道我们还要学会与水灾“共存”?

    水灾发生的原因林林总总,除了河流垃圾,排水系统和土地过度开发也占了很大的关联。

    现有的排水系统缺乏完善,引入和排出的水量无法形成正比,以致大雨来临,还来不及排出积水,大水瞬间溢出沟渠淹没道路,然而问题却久久无法改善。

    面对气候变化极端、降雨量增加,现有的排水系统设计是否能承载庞大的降雨量?现有的防洪池又是否足够应付接下来的雨季?

    对一些地势较低的住宅区而言,即使一早做好防范、提高戒备,但若现有的排水系统不胜负荷,也难以避开逢雨必灾的问题。

    地方美景再多,但水灾问题根基解决不了,再多的观光口号也是枉然,只会让访客闻之却步。

    已知季候风转变将会带来高雨量,那么地方政府需要做的,是拟定一套长远且有效的治水方针,一发现排水系统的问题所在,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纠正过来,才是长远的防洪之计,避免更严重的水灾发生。

    ————新山办事处记者叶秀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