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荣:本地戏班要靠华社自救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沈俊荣:本地戏班要靠华社自救

    曾经迷倒几代人的大戏,曾经让阿公阿嬷一早在戏台下霸位“追星”看得入迷的传统戏曲,近年来已沦为夕阳行业,2020年3月18日因疫情实施行动管制令,更让本地戏班遭受沉重打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场疫情让各行各业都受影响,但正当大多数行业都已陆续开放,本地戏班仍处于低迷状态,更因长时间面临“零演出零收入”的窘况而奄奄一息。

    在爆发疫情之前,神庙或庆中元会若要邀请戏班演出,须在1至3个月前向县署申请准证,并须经由市议会执法组、发展组、交通组、警方等部门审核,但疫情之后,这类申请不受理,神庙想演酬神戏也无从申请。

    但随著政府去年10月放鬆管制,舞狮表演已开始在一些活动上重现,戏班也开始接获演出的邀约。

    峇株巴辖白沙浮建南寺不久前庆祝太子爷公陞殿68週年庆典,就毅然邀请峇株巴辖历萍歌仔戏掌中班到庙里演出酬神戏,并以不搭台无布幕的“落地扫”方式,在内院摆一张桌子及两张椅子,直接演大戏。

    “落地扫”是歌仔戏最早的表演形式,早期演出时没舞台,就在大树下或庙前表演,群众围成圈圈,演出者就在中间开始表演,因表演者在地上游走,裤脚及裙摆在地上“扫来扫去”,故称为“落地扫”。

    这种表演形式,让演员走到台下,反而更接地气,更能与观众近距离接触,就算观众寥寥无几也无所谓,因为大戏是演给神明看的,最重要是让戏班有戏约,让演员有戏唱,让唢呐锣钹声重现庙会庆典,保留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戏曲文化。

    本地戏班要靠华社自救,神庙组织应恢复神诞演酬神戏的传统,并把酬神戏列为不可或缺的神诞仪式之一,若担心太高调,可改用“落地扫”方式,待疫情好转,再让戏班演员堂堂正正登上戏台粉墨登场。

    ——峇株巴辖办事处高级记者沈俊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