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1日讯)马新知识分子不满“去华文化”的办校理念,发出一封致南方大学学院的公开信,而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随后发出千字文告,反驳该公开信内的指控及指责。
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今日下午向媒体发出有关文告,以11点声明回应有关公开信的内容,同时也在文末中强调,该校欢迎关心民族教育的人士,若有疑虑可直接与校方联系沟通。
该董事会说,该校去年宣布成立的“文化与社会服务委员会”,由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小曼)担任主席,将所有涉及华社与中华文化的运作单位,都统合于委员会之下,链结为资源与人员横向互补的南方“文化聚落”,力求克服过往“群岛”孤立、活动力参差不齐的现象。
该委员包括包括马华文学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文化与艺术馆、南方电视台、与中国华侨大学海丝研究院联办5届的马中“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南方之鼎人文精神奖等。
“我们已充分利用网络便利,在疫情下将多项校园实体活动转上云端,比如南方沙龙、企业家大讲堂、云端艺谈、中文系的文学讲座,甚至南院每年中秋节举办的‘离开地球表面’中秋园游会,无不‘华声华语’,展现南院持之有恒的中华文化校园特色。”
董事会也针对郑良树教授藏书”流离失所”之事回应到,由郑教授创办的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从未发生关闭研究所致使藏书”流离失所”之事,而郑教授藏书属个人藏书,从未编归大学图书馆总系。
董事会透露,郑教授于2016年任内病逝,随后家属于2019年4月拜访校长郑玉美,有意收回郑教授藏书,而校方尊重家属意愿,也细心整理归还。
“后来郑教授藏书迁往新纪元大学学院,成就该院汉学研究中心,也符合郑教授生前‘大马汉学研究中心设在吉隆坡’的心愿。”
董事会说,以我国华社学术宏观发展的角度,该校认为南中北三院早年热议一时的合并虽在现实面难以落实,但在学术与文化资源上还是能进行互补协力,为全国创造更大的综合效益。
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提及的11点声明内容:
1)从未废除沈慕羽华教与师资培训中心,实质上相关课程已转入“专业与推广教育学部”继续运作。
2)从未废除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致使与中国及台湾大学合作交流中断,实际上即使在疫情影响下,过去三年该校与中台十所大学新签合作协议,交流合作未断。
3)从未废除亚洲文艺复兴与跨文化书院。实际上从未有人员配置的“书面书院”,仅于2014办过两场讲座后即未有活动。
4)南方大学出版社归入研究生院辖下继续运作,2020年成立出版委员会监管所涉规章制度及出版内容。
5)从未废办师长节,但2020及2021受疫情及政府实施的行动管制令影响,未办线下活动。
6)“南方人文精神奖”自2006年创立以来,累计6名得奖者,非两年一届,也未停办。而华社去年已有推荐对象,正处于提名初阶。
7)“人文大学堂”邀国际重量级名家莅临演讲,昔有白先勇,王鲁湘,马英九等四场。实际上已邀约新加坡郭振羽教授谈《从文化中国到文化中华》,唯受疫情影响尚未有期。
8)指中文系减损3名教授,但实际上在3年内,中文系詹杭伦教授及安焕然两位教授请辞,目前该系有6名博导(年资8至25年)。吸引过往硕士招生不慎教训,为让中文系硕博课程符合教育部学术规定,因此招生严格。关于有传闻指停止延长华文讲师的合约,这是不实的指控及污蔑。该校自2019年开始,陆续转换合同职员为永久职员。迄今,除了新晋讲师尚在试用期,其余的中文系讲师一律是永久职员。其中两位中文系资深讲师更在2021年通过晋升委员会议决,晋升为副教授。
9)”矮化”中文,”减少”《今日南方》中文页数。从第38期至今45期,平均保持中文逾80%以上。唯第40期因学院介绍多英文稿而降至50%。另一《南方大学学报》2020及2021年,中文内容分别为90%及100%。
10)2015年与泉州华侨大学海丝研究所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轮值年会,去年第五届(2020受疫情冲击停办一年)转线下与线上型式进行。
11)由郑良树教授创办的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从未发生关闭研究所致使郑教授藏书”流离失所”之事,而郑教授藏书属个人藏书,从未编归大学图书馆总系。家属于2019年4月,拜访当时刚履任的校长郑玉美,有意收回郑教授藏书,校方尊重家属意愿,也细心整理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