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导:刘彦运、邓珮珍、沈俊荣
(新山、古来、居銮、峇株巴辖18日讯)一直提未来钱,以后事就大了。
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前日下午召开特别新闻发布会宣布,公积金(EPF)会员可再次从户头提取1万令吉,应对疫情。
对此,受访的民众及商家认为,短期内可能可以刺激经济,但是长期下可能造成社会问题,一旦提早用完未来钱,事就大了。

商家杨振龙(37岁)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这确实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及内需,如果大部分人手头都有1万令吉消费,市场的现金流肯定增加。
“不过,如果没有急用的民众,不要提取公积金更好,因长期下去,人民一再用未来钱,以后会引发社会问题。”
他认为,政府这个时候允许提取公积金,不排除是全国大选即将到来的先兆。

商家吴令富(50岁)指出,这是自冠病疫情爆发后,政府第四次允许人民提取公积金,这是一个不好的措施,将会造成一些人不想工作,因为不要工作就有钱用。
他说,目前市场上各领域都缺乏工人,外劳却无法进来,如今政府一再允许人民提取公积金,造成一些民众更不想工作。
“政府正确的做法应是,失业者可以提取公积金应急,但是有工作的,不应该让他们提取公积金,应鼓励他们继续工作。”
他指出,存在公积金的利息,比存在银行的利息更高,政府一再允许民众提款,无形中民众也损失了公积金的利息。

民众何侍书(68岁)指出,公积金属于人民的钱,提出来应急是可以,不过,如果提出来买奢侈品或赌博,这样就不可取。
“公积金是用来养老的,也就是未来钱,如果许多人民在未来无养老金,会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社会问题。”

不鼓励孩子提
◆巫英香(58岁,退休人士)
钱已越来越小,到了退休的年纪,钱的面值会更小,更加没有钱好用,那时生活会更加辛苦。因此如果现在可以挨过去,就不要拿未来钱来用。
我和丈夫都有公积金存款,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提早取款来使用,我反对这种措施,也不会鼓励孩子这么做。

放户头当储蓄
◆陆仲新(72岁,退休人士)
我的年龄已可以提完公积金存款,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就放在户头内当储蓄,况且公积金局的利息比银行还高。
如果目前的经济能力还可应付,就不要动未来钱。
去年政府推出同样措施时,我都劝告4名孩子不要去申请,庆幸他们的情况还好,不需要动用到公积金。

领出来不划算
◆陈丽芬(56岁,糕饼店店长)
虽然政府再批准从公积金领取1万令吉,但我不会提取,除非日后有迫切需要再作打算。
公积金每年派息率很高,领出来实在不划算。若不是迫在眉睫,其实应存放在公积金户头,就像存放定期存款一样。

每年固定存入
◆林荣发(64岁,燕窝商)
我之前虽已退休领取公积金,但现在每年还是存放几千令吉进入户头内,当作定期存款一样,赚取高额的利率。
就算符合领取1万令吉的资格,我也不会领出来,因为领出来就等于少赚很多利息,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