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 / 摄影:林德胜
(居銮10日讯)百物继续涨价,负责全家三餐重任的家庭主妇购物谨慎消费,货比三家,有家庭主妇连问5个菜摊,只为买到物超所值的新鲜蔬菜。
经济不景气,肩负三餐开销重任的家庭主妇,懂得精明消费,便能稳住家庭经济。
谭志明、谭钰汶及范晓圆一家人在巴刹经营菜摊,他们受访时说,顾客越来越精明消费,在各个菜摊问价和比较,作出最精明消费。
他们说,精明消费的群众以家庭主妇居多,可是最近通货膨胀压力大,一些中年男子或年轻人买菜,也开始精打细算,也有人会一直讨价还价,希望价格可再便宜一些。

此外,受访鱼贩苏先生说,最近行情不好,价格稍贵的鲳鱼、斗鲳及板鲛鱼,销量不是很好。
“很大可能与近日通胀有关,本地人对买鱼意愿不大,购买力疲弱,只有过节前,买气会比较好。”
肉鸡小贩侯雅妹及何谨良说,比起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消费习惯,更多家庭主妇会购买一整只鸡,可以分多次烹煮,也适合大家庭食用,更节省、方便。
他们说,一些顾客购买的鸡肉量多,便会要求给些折扣,如果不给折扣,就会扬言不打算再光顾,令做小本生意的小贩感到为难。

自己煮食更划算
各种食材涨价,外面吃更贵,自己煮更划算。
家庭主妇陈女士说,她一般一周到巴刹采购一次,购买一个星期的食材,花费300令吉。
她表示可是最近通胀严重,300令吉也不够用,肉价很贵,蔬菜方面,不买贵价蔬菜,改买便宜的本地菜。
“猪肉起价,以前每次来巴刹会买2公斤花肉,现在一样会买花肉,可是已减少购买量。”
另一名家庭主妇吴女士说,丈夫收入不高,有5名儿女还在求学,三餐都是自己准备,如果外出堂食,也是两周一次,尽量选择经济实惠的餐厅。
她说,为了稳定开销,购买菜肉鱼都要很谨慎,如果随意购买,便很容易超出预算。

猪肉太贵 减购买量
猪肉太贵, 猪肉商减少宰杀猪只,民众的购买量亦减少。
猪肉商郑智玮受访时说,现在的花肉价格调涨至1公斤33令吉,烧肉价格1公斤49令吉,不少顾客喊贵,可是也没办法,生猪价太高,只能贵来贵卖。

他说,虽然民众对猪肉价格持续高涨感到不满,可还是会购买,只是购买量少了一半,以前买1公斤,现在就买半公斤。
他也说,周六和日的烧肉市场,以前是大批民众排队购买,现在因为价格贵了,民众少购买,除非是过节,或有游子回乡团聚,购买量便会比较多,平常日子购买烧肉的民众并不是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