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人头条◢具历史价值应受保护 峇株老街430文遗建筑物大修复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柔佛人头条◢具历史价值应受保护 峇株老街430文遗建筑物大修复

    依扎哈(坐者)接受《中国报》专访,与峇株巴辖市议会城市规划主任沙里尔(左起)、市议会秘书阿都卡林、城市规划助理官员凯鲁、社会及企业发展组官员罗丝娜丽扎,展示老街美化资料。

    ●报导:沈俊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峇株巴辖18日讯)峇株巴辖市议会已鉴定峇株巴辖老街430间旧建筑物为“文化遗产建筑物”(bangunan warisan),将进一步美化及保留其建筑特色,作为留给下一代的文化遗产。

    峇株巴辖市议会主席依扎哈接受《中国报》专访时说,这些历史建筑物,不仅拥有悠久历史,也是见证峇市开埠的重要遗迹,其独特的外观(facade)及建筑风格彰显特定时代的风采。

    同样位于峇市永安街及海墘街交界处的这座3层楼红色店屋,被列为B区的特色老店屋。

    “因此,不论从建筑艺术层面,或从历史价值作考量,这些旧建筑物都应受到保护,传承给下一代。”

    他透露,帆加兰市的430间“文化遗产建筑物”名单,已被列入2030年峇县地方规划蓝图、2016年至2025年帆加兰市特区计划蓝图内。

    他指出,为了维护这些文化遗产建筑物,市议会已从依布拉欣路率先展开修复工作,包括重新粉刷旧店屋、统一换上新招牌、增加灯光照明及换上统一设计的遮篷(awning)。

    这座位于峇市永安街及海墘街交界处的3层楼旧店屋,早期是日本人俱乐部,天台有一个欧式圆塔,被市议会列为A区的特色老店屋。

    “修复文化遗产建筑物的工作,将陆续在峇株巴辖老街一带,尤其是帆加兰市文化遗产区(Zon Warisan)展开。市议会目前正与相关店屋业主商讨,希望在今年中旬展开进一步的修复工作。”

    他说,位于依布拉欣路及永安街、沙曼拉路与依布拉欣路的后巷,也将重修及提升为步行道及脚车道,鼓励更多人使用美化后的后巷。

    位于峇市大马路与海墘街交界处的“祥旺贸易”旧店屋,建于1925年,被列为C区的特色老店屋。

    “依布拉欣路的马来巴刹也已重新粉刷、重舖地面、屋顶及加强美化工作,位于马来巴刹旁的巴刹河也已美化及易名为‘帆加兰水道’(Penggaram Water Canal)。”

    他透露,为了活化老街,市议会预计开斋节后(约5月中)在依布拉欣路推展夜间活动,包括设立汽车后车厢(Car boot)市集、跳蚤市场、街头艺人表演区、餐车区及小档口区等,让峇株民众有个夜间好去处。

    峇株巴辖中华总商会古色古香的会所,建于1931年,位于峇株市中心大马路。

    2特色老店屋重新粉刷

    峇株巴辖市议会目前正与一些老店屋的业主洽谈,准备把3座分别位于A区、B区及C区的特色老店屋重新粉刷,其中包括早期充作日本人俱乐部的旧址。

    这个日本人俱乐部旧址,早期也被称为“东洋客栈”,位于永安街及海墘街交界处,是一座3层楼旧店屋,建筑物边角以优美的弧形砌建,天台有一个欧式圆塔,别具特色。

    位于峇株巴辖布店街与永安街交界处的“真美斋金舖”店屋,建于1916年,迄今已有106年历史。

    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日本诗人金子光晴(1895年-1975年),二战前(约1930年)因遭妻子背叛,伤心欲绝之下来到峇株巴辖,落脚于“东洋客栈”,并写下一本关于峇株巴辖的书,提及这个日本俱乐部。

    峇株巴辖市议会主席依扎哈说,市议会准备美化的3座特色老店屋,除了位于A区的日本人俱乐部,还包括B区的3层楼红色店屋(位于日本人俱乐部对面)及C区的“祥旺贸易”店屋(位于大马路与海墘街交界处,建于1925年)。

    “市议会将徵求业主同意,再展开粉刷美化工作,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可在今年下半年展开。”

    峇株巴辖老街一些店屋展现独有的建筑风格,除了“下店上屋”功能,楼下也保留5英尺(60寸)空间作为“五脚基”。

    见证华人开荒拓埠奋斗史

    峇株巴辖老街区的旧店屋,不少已有百年历史,见证华人从中国南来,在峇株巴辖开荒拓埠的奋斗史。

    峇株巴辖老街现存的旧店屋,有些建于1916年(布店街与永安街交界处的真美斋金舖),还有一些建于20年代及30年代,历尽岁月摧残,但大致上仍保留原貌,屹立不倒。

    峇株巴辖市议会已率先美化依布拉欣路旧店屋,除了统一髹上白漆,也换上新招牌及统一设计的遮篷,并增加夜间的灯光照明。

    位于大马路的邮政局,建于1930年,其斜对面的峇株巴辖中华总商会会所,建于1931年。位于峇株巴辖中总对面的旧店屋(目前租给Kafe Kiri Kanan)建于1935年。

    另外,位于峇株市区罗加雅路的益群书报社会所,建于1925年。该建筑物门面顶端有花草、蝙蝠等浮雕,还有一对狮子雕像,在整排旧店屋中显得格外突出。

    峇株巴辖老街不少旧店屋,都在柱子或牆面刻上商号及建筑年份,这些岁月斑驳的痕迹,成了华裔先贤在此落地生根的明证。

    峇株巴辖市议会将根据拟好的概念图,寻求业者同意,把老街3座分别位于A区、B区及C区的旧店屋,重新粉刷及美化一番。

    瘦长屋身 牆面刻雕饰 早期独有建筑风格

    峇株巴辖老街店屋展现早期独有的建筑风格,如“瘦长”型屋身、“下店上屋”的“店屋”功能、楼下保留5英尺(5 kaki)空间作为“五脚基”、牆面刻有鸟兽花草雕饰及商号等。

    峇株巴辖市议会已在老街多条后巷增加灯光照明,让老街“活化”起来。

    位于峇株巴辖巴刹路有一排蓝色建筑物,牆面上还保留著清晰可见的鸟兽(如狮子、大象、麒麟、孔雀、豹、鸡、鸟、鱼)及花草树木等浮雕,展现那个年代独有的建筑特色。

    早期华人在市区经商,兴建的店屋多数为双层结构,一般是楼下开店做生意,楼上则作为住处或居所,所以称为“店屋”。

    峇株巴辖一些旧店屋仍保留天井,天井中养几盆花草,很有“大隐隐于市”的意味。

    店屋通常从街道的一头开始,一家家排列到街道的另一头。店屋的正面看起来相当狭小,但屋身却很长,形成“瘦长”型的店面。

    店屋门面虽小,内部却别有洞天,有楼梯、房间、走廊、厨房、厕所等,有些还在后侧开天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