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庄碧欣(由受访者提供照片)
(东甲26日讯)冠病疫情肆虐下,东甲一家传至第三代的照相馆只能结束经营。尽管如此,来到花甲之年的第三代业者没有放弃,反而寻求突破在精进摄影技术之余,还指导他人摄影技巧,与更多人分享摄影心得。
来自柔佛州东甲的元伟勇(60岁,摄影师),继承和经营父亲开设的“香港摄影”照相馆,一转眼就过了40余年,但一场疫情来袭,相馆是其中一个遭受重创的行业,元伟勇也被迫暂停相馆的运作。
“若说没有不舍和可惜,那是不可能的,选择结束营业也是逼不得已的事。”

元伟勇告诉《中国报》,其照相馆主要是拍摄政府证件照,店面生意在人手一机的影响下,原本就已大不如前,在疫情冲击后更无利润可言。
“现代人,尤其年轻一代已经很少人要洗(打印)照片,他们绝大多数都选择用手机或电脑存档,相片业也因此逐步没落。”
他认为,虽然照相馆结业了,但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开始倒退,反而是更上一层楼,有了更多时间进修和提升自己。
“我利用这段时间调修自己拍摄过的照片,包括在图像软件里研究如何将照片变得更完美。”

元伟勇指出,其祖父和父亲都是经营相馆,到了他就是第三代。他育有二男一女,不过子女皆各有发展,无人接手他的相馆生意。
他说,往后若有机会,不排除考虑重开相馆。届时他将改变营销方法,多元化相馆的营业内容。
他目前将注意力放在摄影教学方面,他的授课以一对一居多,多数学生都是从外州特地前来向他拜师学艺。

靠自学不断研究
“我的学生问我,我的老师是谁,我说我就是自己的老师。父亲是我的入门导师,接下来我全靠自学和自行摸索。”
元伟勇认为,想要摄影技术好就要多看他人拍摄的照片,研究其他的拍摄角度,从中自己领悟和不断地累积经验。
他指出,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和捕捉精彩画面,他会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拍摄,因为好的角度肯定有其一定风险。

获国内外逾300摄影奖
元伟勇从小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爱上了摄影,且荣获国内外逾300个摄影奖项。值得一提的是,他凭着拍摄印尼火山的10张作品,在今年初获得香港的国际专业摄影家协会颁授(旅游项目组别)摄影大师认证,且是该会的最高荣誉。
据他了解,马来西亚只有不超过5人获得此项认证。
此外,他考获了国际摄影家协会高级博学会士,亦是国内外多个摄影学会的会员,曾担任多项摄影赛事的评审。

助庙宇还原旧照供展出
元伟勇也是东甲文化艺术团体“金山一角”的成员之一,在许多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穿梭其中。
现任东甲茧云宫理事会主席张汉生于2018年,将上百张多年前拍摄的旧照片交给元伟勇,他也义务帮忙进行还原和翻新。有关照片已经于老庙文物厅展出。
元伟勇透露,他花了一周,用图像处理软件修补、调色、修正和调整照片的明亮度。
“照片的损坏度严重的话,修补的时间就耗时较长,但我并不觉得吃力。过程中也没有变动照片里的基本或原有东西。”
同时,元伟勇也报效100张8寸乘以12寸有关老庙游神庆典等等活动的照片,予庙方作为推广文化用途,让年轻人见证活动当下珍贵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