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3日讯)百鼓齐鸣震云霄,细说廿四节令鼓、新山中华义兴情!
廿四节令鼓成立34週年、新山中华公会成立100週年,100位廿四节令鼓鼓手用一双双的鼓棒,擂鸣鼓心,以阵阵鼓声,细说廿四节令鼓文化及新山义兴精神。
以《世纪中华·百鼓擂鸣》为题的庆典活动,为欢庆新山中华公会百年会庆及廿四节令鼓34週年庆而举办。

上述活动由新山中华公会联合马来西亚廿四节令鼓协会及廿四节令鼓文化馆举办、新山鼓队为製作单位、新山华忠武术体育会为合作单位,富力集团为支持单位。
新山华社领袖和商团代表们于今日上午,齐聚富力公主湾,手持鼓棒擂动鼓面,紧接着由100名鼓手击鼓齐奏,结合新山华忠武术体育会的武术表演,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
廿四节令鼓原创人已故陈徽崇的妻子卫燕贞及女儿陈光梅,也出席了这场盛会。

廿四节令鼓另一名原创人,也是国家文化人物的陈再藩在《世纪中华·百鼓擂鸣》庆典活动上发表致词说,新山作为廿四节令鼓的原乡,随着马新边境开放,也使这片在马来半岛的南方门户,重现蓬勃的市井生气,这也是百鼓擂鸣的意义。
“廿四节令鼓从新山出发,遍布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甚至被列为大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社文化项目,继高桩舞狮、柔佛古庙游神和马六甲的送王船文化之后。”
陈再藩也提及,随着纱玉河美化工程宣告峻工,州政府、依斯干达特区发展机构和Think City公司藉由将纱玉河打造为文化地段,鼓励社区将文化历史带到新山市区,希望新山能以文化遗产吸引游客目光的地方,而不只是被当地便宜物价和汽油价格所吸引。
“希望新山华社更加努力推广廿四节令鼓、更多外地游客到访新山,甚至是全世界的鼓手。”

100鼓齐鸣 象徵新山再现繁荣
100面鼓齐鸣,象徵新山再现繁荣,恢復昔日的生气!
陈再藩回忆,廿四节令鼓去年成立33週年,为了配合“节气轮转,三三不息”的主题,马来西亚廿四节令鼓原本准备面向柔佛海峡北岸,擂动99面鼓,寓意“新新(新山及新加坡)向荣”,但因为疫情和行动管制令而搁置。

“到今天,我们再加一面鼓,变成百鼓擂鸣;马新边境开放,也使马来半岛的门户–新山,重现蓬勃的市井生气,这也是百鼓擂鸣的意义。”
他估计廿四节令鼓在全世界拥有400支鼓队,鼓手估计超过1万人;在我国则有将近300支鼓队。
“藉着独中生升学的模式,廿四节令鼓随着我们的学生到海外升学,一步一脚印,展开了廿四节令鼓特有的升学之道。”

何朝东:助新山“文化沙漠”化为绿洲
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认为,廿四节令鼓经过34年的发展传承,不仅把新山从“文化沙漠”化为绿洲,更发扬至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是新山的骄傲。
他指出,在各界领导配合推动下,廿四节令鼓已趋向普及化,不只是大专和中、小学成立廿四节令鼓队,很多商业活动也以廿四节令鼓作为开场表演。
“廿四节令鼓发展到现在,在全世界已拥有超过400支鼓队,是一项重大突破。”
他补充,廿四节令鼓观摩赛不只是将廿四节令鼓推广至世界各地,也把新山中华公会的名声带到全世界,希望疫情缓和后能復办这项观摩赛。

何朝东:会庆主题寓意团结各籍贯
何朝东指出,新山中华公会百年会庆以“中华百年庆,传承义兴情”为题,寓意新山人在义兴公司的领导下将各籍贯的人团结起来,形成五帮共和的精神,需要大家传承来维持族群和谐。
“新山中华公会走过100週年并不容易,我们过了两年后能举办线下活动,包括週六晚上的庆端午活动,实属难得。”
他也不忘感谢富力广场一直以来对推广中华文化活动给予大力支持。
出席活动者包括佛光山新马泰印总住持觉诚法师、新山中华公会署理会长拿督李文发、新山海南公会会馆理事长莫泽浩、南方大学学院董事长拿督陈洺臣及校长郑玉美教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