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导:叶秀文、盘家宏
摄影:张来星、盘家宏
(新山29日讯)“我们现在缺人!”
好不容易挨过冠病疫情,嘛嘛餐厅业者欲重振旗鼓,却面对劳工荒及百物涨价的双重打击,不得不调派人手,甚至得调整食物售卖的时段应急。
早前报导,冠病疫情爆发逾两年来,柔佛州有30家嘛嘛餐厅已结束营业,剩下400家仍在营业。
据了解,由于大部分外籍劳工因疫情期间一度停业,选择返回祖国,一些餐厅面对人手吃紧,不得不缩短营业时间,从全天24小时缩短至15小时或12小时。

难恢复24小时营业
《中国报》记者走访新山市区的嘛嘛餐厅了解,一些嘛嘛餐厅业者经历两年疫情折腾而元气大伤,此时又面对涨价和劳工短缺的压力,要恢复到全天24小时营业,难上加难。
协助妻子在新山世纪花园经营嘛嘛餐厅的莫哈末塔何(52岁)受访时透露,该店过去两年未能开店做生意,到了本月1日才恢复营业,到现在生意还算许可,但最大的问题是人手短缺,也因为这样,他们不得不调整食物售卖的时间。

“就拿印度煎饼来说,因为人手吃紧,我们过了下午3时就暂时不卖印度煎饼,到了入夜时分才恢复制作。”
他也透露,百物上涨之下,嘛嘛餐厅常用的C级和D级鸡蛋供应也不稳定,有时遇上供应商缺货,他们得自行采购来填补,也不知道鸡蛋供应何时才会恢复正常。
“要数涨价最厉害的食材,莫过于食油、面粉和鸡蛋。现在鸡蛋供应不稳,我们担心货源供应会影响店面运作。”

日薪RM100难请本地人
日薪100令吉也难以吸引本地人前来打工!
莫哈末塔何透露,冠病疫情之前,该店拥有15名员工进行招待和掌厨;现在却只有8名员工,要应付夜间生意,仍需要聘请至少6名招待员和掌厨才足够。
谈及员工招聘,莫哈末塔何无奈说道,即便嘛嘛餐厅的掌厨日薪100令吉,也难以吸引到本地员工。

“本地人要什么?要的是工作环境舒适、有假日,要他们来这里打工12个小时,还要加班?难咯!”
他补充,现有的员工当中,有4人来自该嘛嘛餐厅乌鲁地南分行。该分行因为人手吃紧而暂停营业,因此就将他们调来这里帮忙。
他也希望引进外劳的程序能加速和简化,尽快填补业者们的职缺。

菜色仍维持原价
百物涨价,嘛嘛餐厅的菜色依旧维持原价。
新山彩虹花园一家嘛嘛餐厅的员工祖比尔指出,近期许多食物酝酿涨价,包括肉鸡的不稳定持续涨幅。
“这让我们感到压力,不过,雇主不会因此调涨食物的价格。”

另一方面,新山美乐花园一间嘛嘛餐厅的员工纳沙受访时指出,该餐厅的客源向来以本地人士居多,据他了解,即便疫情好转,生意也只恢复50%左右。
“东西都在涨价,要维持经营也不容易。”



体会到餐饮业不易
李云昌(55岁, 厨师)
一般上吃宵夜或喝下午茶,我都会选择来嘛嘛餐厅,马新边境重开后就比较常来。
虽然不知食物的涨幅有多高,但大致上,我觉得食物价格和以前差别不大。
我本身也是掌厨,也体会到餐饮业的不易,有时商家要起价,餐饮业者也没办法,也只能跟从。

涨价还是会光顾
阿里夫(34岁,技术人员)
我通常是假日才来这里,或者朋友邀约,我才会出来。
虽然价格有涨了一点点,比如一杯茶冰,从以前的一杯2令吉涨到2令吉50仙。
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来光顾,毕竟看到嘛嘛餐厅可以重开,还是很开心。
以前我常和朋友来嘛嘛餐厅光顾,但因为行动管制令,习惯少出门了。

涨幅还算合理
李运轩 (23岁,社交媒体内容创作者)
我发现,新山市区一带一些嘛嘛餐厅的食物价格应该是有微涨20仙左右,但我觉得涨幅还算合理。
我时常光顾,因为这里的食物好吃,所以会多次上门光顾,平时也会跟朋友来这里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