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4日讯)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高薪稳定工作只身前往非洲肯尼亚做义工,57岁热心男28年来花光个人积蓄也设立基金会,创立慈善机构供数百名当地孩童上学。
缘起于在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后的假期到肯尼亚探望做义工的哥哥,当时22岁的张建忠第一次见到人们长途跋涉只为取一罐饮用水。
“我也是第一次意识到,不是每个学龄期的孩子都能上学。”
张建忠接受《新明日报》专访时忆起,那时在肯尼亚一待就是9个月,无奈早前签约一份税务会计师的工作,只好返新。工作5年后,他原有机会出国受训后升职,却感到不开心,因感到内心空荡荡的。
经过一番思考,他婉拒这个升迁机会,也辞去工作,变卖家产,重返他从未忘记的肯尼亚村庄。
村里有孩子交不起学费辍学,他就自掏腰包供他们读书,后来也把领出的公积金都用在慈善事业上。
“但现实告诉我,重点不是我想怎么帮他们,而是他们想怎么被帮助。”
他开始了解当地人的需求,学习斯瓦希里语,住进寄宿家庭。
但资金不久干枯,正值他返新为筹钱发愁时,偶然的同学聚会让他遇到了第一位本地捐款人。2005年,他创建了塔纳河生命基金(Tana River Life Foundation),资助有需要的孩童上学,也教授他们实践知识。
精诚所至,定居肯尼亚17年后,张建忠建立起一所幼儿园及小学(Delta Mustard Seed Academy),为塔纳河三角洲各部落及种族的学生提供教育。从20个学生开始,经营10年来,现已有420名在校生。目前基金会70%的善款来自新加坡,30%来自大马。
得到父亲的认可
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的张建忠今年57岁,至今单身。他打趣地告诉记者尽管自己没有成家,但有很多“孩子”。
他在肯尼亚的家中就寄宿了45名中学生。
他作为他们的监护人,除了送他们上学,也教他们家务、资金管理等生活技巧。
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学生在受益基金资助11年后,感恩反哺,成为了基金第一个来自肯尼亚的捐款人。张建忠骄傲地分享:“他9月份即将开始大学第二年,学习野生动物管理和保护。”
张建忠舍弃舒适生活深入非洲,起初父亲极力反对,说儿子使他“尽了颜面”。直到他移居肯尼亚2年后接到哥哥的电话告知:“爸爸得了癌症。”
他当下放下一切,奔回探视住在新山的父亲,并居家照料了父亲6个月。半年里,他和父亲朝夕相处,父亲也得以见证他对公益事业的热爱。
状况好转之际,他对儿子说:“是时候你该回去(肯尼亚)了。”
张建忠感叹道:“那6个月对我以后人生的影响极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