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人头条◢疫情看清无常‧亲情更可贵 客工回流创业 拼了! | 中国报 Johor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柔佛人头条◢疫情看清无常‧亲情更可贵 客工回流创业 拼了!

    报导:蓝子鑫、盘家宏
    摄影:张来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山20日讯)病毒无情,亲情无价!自马新边境重开后,掀起本地人往新加坡谋生,但却有这么一批客工逆流而上,在工作与家人之间选择了后者,放弃在新加坡的安稳工作及诱人的三倍薪水,回流至本地自己创业。

    从新加坡辞职回到新山,林真辉向一名来自砂拉越州的友人拜师学艺,学习如何烹煮哥罗面。

    在过去两年的冠病疫情,让他们看见“亲情无价”的道理,加上创业的念头不断涌上,因此毅然结束十几年的彼岸漂流,放弃每月过万令吉的收入。

    其中,在新山柏伶花园经营哥罗面摊位的林真辉(34岁),在新加坡打拼了十几年后,去年12月开始萌生创业的想法,加上母亲已年迈,因此今年4月辞去技术员的工作后回国。

    迎人生新阶段

    他随后向一名来自砂拉越州,同样早前回流至本地创业的朋友拜师学艺,学习烹煮哥罗面及筹备工作,并于上个月份正式开张,以饮食界“小白”身分,迎来人生的另一阶段。

    林真辉去年12月开始萌生创业的想法,加上母亲已年迈,因此今年4月辞去技术员的工作后回国创业。
    以“小白”身分的林真辉(站者)勇闯饮食界,迎来人生的另一阶段。

    林真辉接受《中国报》访问时坦言,他没有烹饪的经验,但对美食方面有着浓厚兴趣,抱着回国尝试的心态,接下了不一样的挑战,首次经营饮食摊位。

    “三倍的薪水确实吸引人,但最终我还是放下,以长远来看,虽然每月赚取的薪水不同,但我认为扣除开销,算起来差不多。”

    在马新边境关闭的过去的两年,林真辉仅于今年1月,通过马新路陆接种者旅游走廊(VTL)回新山探望家人,当时已萌生创业想法的他,确实令他不想再回到新加坡,但现实却重重敲醒了他。

    他原本计划今年12月才离职,最后还是“提早”实现自己的创业念头。 “如今回到本地发展,让我感到很开心,能够与家人一起生活,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罗少彬经营的店里,写上的标语特别引人注目“为了生活,多少人离乡背景,埋头苦干,流着汗却惦记着那家乡,那小时候的回忆与那甜在心的味觉”。

    亲情更加可贵

    马劳回国创业,在心态上准备面对创业挑战及薪金上的差异。

    现年32岁,目前在士姑来丽宁镇经营“爱回家”美食坊的吴进勇,曾在新加坡从事仓库技术人员,一做就是8年,而回国创业已计划许久,但没想过会在餐饮业打滚。

    食阁所售卖得茶水都是吴进勇(左)夫妇两花时间研究泡制。

    在妻子的鼓励及扶持下,他开设了第一家食阁,主打家乡口味,而这些点子及想法皆出自于妻子。

    吴进勇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并不轻松,除了早出晚归外,还需骑摩哆出入境新加坡,在交通拥堵下须时两小时,因此一天剩下不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在薪金上对比确实会有差距,但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比如陪伴家人的时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亲情更加可贵。”

    吴进勇(左起)在妻子的支持及扶持下,一同在本地经营食阁。

    他坦言,在行动管制令结束后,回国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回家,对于本地的家乡味道也非常怀念,因此想要品尝道地的美食。

    回国从操老本行

    男子回到本地从操老本行,但回想起过去在新加坡打拼的生活,历历在目。

    张育鹏从新加坡回到新山后,决定继续从事“老本行”。

    34岁小贩张育鹏,早期曾在新加坡的餐饮业工作,因此在决定回国创业后,也自然而然地做回“老本行”,继续在本地发展。

    回想起在新加坡工作的那几年,他坦言,其实没那么容易,也曾面对许多“无厘头”的顾客,会因一些小问题想要投诉。

    “但其实各行各业都有压力,从事哪一行都不易,目前我还是想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

    从危机转为契机

    在外打拼十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改变马劳的想法。

    一家食阁蕴含许多来自新加坡的越堤族,在同一个地方继续发展。左起为张育鹏、吴进勇(左2)夫妇及罗少彬(右)。

    35岁小贩罗少彬,曾在新加坡工作约14年,但在政府落实行动管制令后,让他从危机转为契机,决定自己出来创业,至今已两年多。

    他受访时坦言,目前情况还算可以,尽管会比较辛苦,但却认为非常值得,能够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之前在新加坡工作约14年,也因为行动管制期间,才有机会出来创业。”

    罗少彬曾在新加坡工作约14年,如今回到本地自己创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他认为,职业生涯本来就有起落,在新加坡继续工作也担心被裁员,尤其是在行动管制令期间,也促使他决定创业的念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