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会

环保

文 文 文

大学办慈善与志愿活动 引导 身体力行 环保

报导:白宁馨 (受访者提供照片)

(昔加末21日讯)拉曼理工大学柔佛分院举办一系列“慈善与志愿”活动,学院生们放下手机参与社会服务,以身体力行去理解慈善与保护环境的意义。

志工传授分类垃圾的“十指口诀”。

修读“公民意识与志愿活动”科目的学生们于本月参与一系列慈善和志愿活动,他们各别与当地慈善组织联办活动,即在彼咯新村举办垃圾分类、清理北干那那HOPE希望护生园,以及在迪沙鲁丹绒隆峇海滩进行净滩。

教授该科目的该大学社会科学与礼待学系高级讲师卓雯蒂博士接受《中国报》专访指出,在这项科目中,学生们必须完成其中一项作业,即参与慈善或义工活动。

卓雯蒂: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体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经过学生们思考和筛选,决定在本月6日参与马来西亚慈济志工的活动、本月13日打扫希望护生园和昨日(20日)与古来扶轮社进行净滩活动。”


学生们为HOPE希望护生园进行打扫工作,也将为护生园筹款。
拉曼理工大学柔佛分院举办一系列“慈善与志愿”活动,带领学生们理解慈善与环保的意义。

“上述3项活动由3班学生各负责一项,同时开放给本大学其他班和科系学生参与,反应踊跃,参与活动师生共20人、打扫护生园共44人,而净滩活动共53人。”

她透露,目前活动和打扫护生园已完成,学生们从中学习和体验不少新事物。

“他们学会如何明确分类垃圾,在生活中减少制造垃圾,他们也能深入了解动物遭遗弃的问题,收留3000余只流浪狗的护生园面对的挑战,学会更爱护动物。”

学生们在志工指导下,学习分类垃圾。

卓雯蒂发现,不少学生平日很少走出昔加末,而且缺乏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情况下,年轻人自然倾向于滑手机,因此她希望借此平台,让学生们体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参与这些活动的学生们都乐在其中,没有怨言,甚至更积极做事,主动参与类似活动,而且充分利用所学知识。”

她透露,这3班学生们也将为HOPE护生园,筹募共5000令吉款项。

学生们在彼咯沿街捡垃圾。

十指口诀 辨别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活动策划组长陈彦吟(20岁)指出,她聆听马来西亚慈济志工讲解,发现垃圾分类不再是难事,如今会将所学知识实践在生活中。

她接受《中国报》访问说,慈济的其中一个站是在彼咯,当天慈济志工传授分辨可回收垃圾的方法后,师生们分组学习分类垃圾,随后沿街捡垃圾。

陈彦吟:垃圾分类并不难。

“我如今透过十指口诀来辨别可回收垃圾,‘瓶瓶罐罐纸,电衣三五七’,意思是塑料瓶、玻璃瓶、铝罐、铁罐、纸类、电器、衣物、3C产品、五金和其他,其他包括汽车电池、铝箔、光碟等等。”

她指出,也有一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包括轮胎、鱼缸、床褥、零食包装、口罩等等。

陈彦吟说,她如今会自然而然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减少使用难以被分解或不可回收的东西。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环保

相关文章

30名孩子为无国界或清寒的小学生

利用废弃物品打造 88尺七彩祥龙 迎龙年

狮会唤醒人们环保 百人用回锅油打皂

麻戒毒所响应活动 250人 为环保尽力

创意裁缝师热爱环保 废弃物 变 新春饰物

温韾百家被 献百福 6爱好者 非一般农历年特展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