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社团

潮剧

融和兴儒乐社

陈鹏举

潮州文化

潮乐

文 文 文

陈鹏举 潮剧乐先驱 坚持推广获中国表扬

中秋晚会.

(新山26日讯)创办人自小就深爱,进而投身推广工作,他虽年过八旬仍不停歇,受到肯定,获得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的表扬。

高龄85岁的陈鹏举,投身潮剧和潮乐推广工作从不停歇。

高龄85岁的,在2019年荣获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之中华文化传承委员会专家委员的殊荣。

疫情两年后,前晚受邀出席中秋“承先启后”中秋晚会,并获得山打根俱乐部主席黄文隆远程到来祝贺。

擅长拉椰胡与板胡的,前晚更与团员们拉奏一曲《十杯酒》,细说对的热爱。

陈鹏举(中)于2019年荣获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的表扬,周六晚上获得山打根潮乐俱乐部献上牌匾恭贺;左2为黄文隆。

接受《中国报》访问时分享,他自小对庙宇酬神出演的着迷,因此接触和学习潮州“弦丝”,并就此深耕这门艺术。


“潮州音乐具有地方特色,教学是靠口传记谱,谱曲是记在乐手们的脑海里,领奏怎么变,乐手们就跟,以此感受音乐节奏并融入当下的氛围。”

数十年来,投身教学推广从不间断,包括创立儒乐团和开办演出,后来更在2008年创办,接引年轻一代学习,以传承为使命。

陈鹏举(左9)受邀与融和兴儒乐社团员们演奏潮乐,呈献一曲《十杯酒》。

他希望儒乐社的团员们,继续热心学习

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认为,即便年纪增长、截肢后行动不便,依然坚持推动潮州戏曲和潮州大锣鼓在本地的发展,真正彰显出对的热爱,让人感动。

陈再藩和相识多时,他当晚在台上和对谈,以潮州话对谈细说过去在新山发扬潮州戏曲的艰辛史。

“我常称为‘儒乐团老爸’,如今他不断接引年轻人接触潮州戏曲和大锣鼓,让这门艺术充满生命力,值得嘉许。”

卓树承:续传承艺术

认真看待和潮州音乐,让后辈深感敬佩。

卓树承:将会传承外公的精神,继续发扬潮州戏曲。

总务卓树承(27岁)认为,上述殊荣不仅是对发扬潮州戏曲的一大肯定,也是共享的一分荣耀,乐团将会延续外公的精神,继续传承这门艺术。

卓树承也是的外孙,他说,从小跟随外公学习潮州音乐和潮州大锣鼓,外公一直会提醒他们每一种乐器在潮州音乐发挥的作用。

“比如拉奏二弦,必须仔细听其他乐器的演奏,节拍和力度必须拿捏到位;潮州大锣鼓则以狮鼓为领头,打钹的节拍和力度都需依循狮鼓的打法。”

陈再藩(左)对陈鹏举在发扬潮州戏曲的路上坚持不懈,表示赞赏。

他补充,外公偶尔会训斥他们做得不对的地方,但其实为人随和,练习结束后不忘带大家一起尝美食,是一位容易相处的长辈。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潮剧

融和兴儒乐社

陈鹏举

潮州文化

潮乐

相关文章

好班乃!3岁女童学潮剧 拼音 死记 不忘词

因疫延了逾3年.大汇演座无虚席 潮乐撼动新山

讨外婆开心 少年3岁起唱潮剧

潮剧导师巧手作画 让口罩“潮”起来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