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坡7日讯)书法家现场挥毫大型直幅,为麻坡武吉巴西育人学校百年校庆献上祝福。
来自峇株巴辖的58岁书法家赵友福手握起逾10公斤大毛笔,当众在红色直幅上挥毫,洋洋洒洒写出“百年校庆”4个大字,献给武吉巴西育人学校。
苍劲有力书法大字,映现出育人学校历经重重的艰辛,在几代人的耕耘与坚持下,才有今日的规模,也见证了本地华教的百年树仁事业,为国家培育出许许多多人才,留下铭传纪念。
育人学校百年校庆造势的直幅挥毫活动于昨日上午在该校举行,在赵友福的引导、育人学校董家协及校友的协助,以及413名师生及幼儿园学生的见证下进行。

一早天不作美,挥毫仪式在细雨纷飞中完成,还动用逾30人拉起大帆布,为“大字”油上一层灰水漆防水的工作人员遮雨。
雨势一度转大,众人不得不将大直幅临时移师到学校礼堂泊车处凉干,同时,与100名学生一起进行玉免的彩画。
育人学校校长张铭发指出,书法直幅将垂挂在学校3层楼高的校舍大楼,以迎接明年3月16日的校庆,纪念创校100周年。

赵友福说,这幅全长45尺、宽20尺的书法直幅,共动用超过20公升黑漆,历时20分钟完成。
“其中工程包括利用灰水漆髹饰防水、用火炭烧红铁支,为直幅穿洞,以便顺利挂在学校的楼墙上。”
他说,现场挥毫旨为带出我国的多元文化飨宴,最重要是启发学生对书法的爱好和兴趣,勇敢挑战书法的极限,不断突破与创举,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薪火相传,渊源流长。


父亲薰陶 不断自我精进
坚持锻炼与执着,只为把书法文化与中华文化精髓传承给下一代。
赵友福也是马来西亚柔佛州书画联盟、吉隆坡草堂门的会员,除了书法,也擅长油画、水墨画、人物肖像、泥塑、雕刻等艺术,同时是目前屈指可数的古建筑物修复者。
从事过广告业的赵友福说,他对书法的兴趣主要是小时候受到父亲的薰陶,以及后来不断地自我精进,不断将书法越写越大,尝试挑战自我的极限,并曾写过长百尺的大字。
“我仍在尝试不断突破,希望能够把书法艺术发挥到至高点。”
赵友福也是峇株巴辖华仁中学课室布置的义工,负责教导学生雕塑、书法与绘书。
他希望启发学生对中华文化兴艺术的爱好,让中华文化永续流传。


亲手制作特殊大毛笔
赵友福亲手制作特殊的大毛笔。
他指出,大型书法挥毫需要动用到特殊的大毛笔,市面上无法买到,只好自制。这种大毛笔主要用蒙古马的毛制成,净重3.35公斤,浸漆后重量超过10公斤,另外,他还有一支可以写出22尺大字的毛笔,净重就10公斤,而浸漆后重量可达30公斤。
他说,使用大毛笔写字非常消耗体能,为了保持一定的体力和健康,他坚持每天利用清水,在平地上挥毫锻炼,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他透露,从事大型书法艺术活动已有10年历史,从2018年开始至今每年都会在关公文化节上呈献表演。
出席者包括教育局麻坡县家长社区方略团代表黄祥盛、育人学校董事长罗顺南、董事顾问林昌盾、董事总务吕培业、家协主席林庆忠。
